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哲理上的参融 | 第9-20页 |
·有非象之象,声无际之际 | 第9-13页 |
·尽善尽美,美善并举 | 第13-16页 |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第16-20页 |
第二章 审美体验上的相通 | 第20-30页 |
·心气相连,声亦如味 | 第21-24页 |
·听声类形,以耳为目 | 第24-25页 |
·耳中见色,眼内闻声 | 第25-27页 |
·画象无形,造响无声 | 第27-30页 |
第三章 音乐美的构成及表现 | 第30-48页 |
·以线造型一音乐节奏美 | 第31-38页 |
·虚实相生一音乐空间美 | 第38-43页 |
·气韵生动一音乐韵律美 | 第43-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纯粹音乐美的实现 | 第48-66页 |
·抽象的形式表现 | 第51-56页 |
·点、线、面的构成表现 | 第56-61页 |
·色彩的情感表现 | 第61-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研究启示 | 第66-69页 |
·酌理富才 | 第66-67页 |
·饱游沃看 | 第67-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参考图片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
后记 | 第75-76页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76页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