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稻米蛋白质与氨基酸 | 第12-14页 |
·不同基因型水稻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的差异 | 第14-16页 |
·栽培措施对水稻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16-20页 |
·气候因素对水稻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20页 |
3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1 供试材料 | 第22页 |
·供试的水稻品种 | 第22页 |
·供试土壤 | 第22页 |
2 试验设计及管理 | 第22-23页 |
3 测定方法 | 第23-28页 |
·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 | 第23-24页 |
·蛋白水解酶提取和活性的测定 | 第24-25页 |
·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的测定 | 第25-26页 |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提取和活性测定 | 第26页 |
·ADPG-PPase的提取和活性的测定 | 第26-27页 |
·植株中全氮和非蛋白氮的测定 | 第27页 |
·糙米氨基酸总量与组成的测定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影响 | 第28-33页 |
1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对早稻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对晚稻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影响 | 第29页 |
2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 ADPG-PPase活性的影响 | 第29-31页 |
·对早稻 ADPG-PPase活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对晚稻 ADPG-PPase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33-41页 |
1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对早稻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对晚稻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 | 第34页 |
2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36页 |
·对早稻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对晚稻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3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的影响 | 第36-39页 |
·不同栽培法对早稻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对早稻功能叶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对早稻籽粒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的影响 | 第37页 |
·不同栽培法对晚稻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对晚稻功能叶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对晚稻籽粒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39-41页 |
第五章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产量与糙米蛋白质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 第41-54页 |
1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千粒重的影响 | 第41-43页 |
·对早稻千粒重的影响 | 第41-42页 |
·对晚稻千粒重的影响 | 第42-43页 |
2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第43-46页 |
·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对晚稻产量的影响 | 第44-46页 |
3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糙米全氮、蛋白氮含量的影响 | 第46-49页 |
·对早稻糙米全氮、蛋白氮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对晚稻糙米全氮、蛋白氮含量的影响 | 第47-49页 |
4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糙米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 第49-52页 |
·对早稻糙米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 第49-51页 |
·对晚稻糙米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5 讨论 | 第52-54页 |
第六章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氨基酸的影响 | 第54-59页 |
1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2 不同栽培法对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3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限制性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56页 |
4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氨基酸构成比例的影响 | 第56-57页 |
5 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2页 |
1 小结 | 第59-60页 |
2 创新点 | 第60页 |
3 问题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