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8-12页 |
1.1.1 Ad-hoc网络的特点 | 第9页 |
1.1.2 卫星网的特点 | 第9-11页 |
1.1.3 课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1.2.1 Ad-hoc网络的组网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双层卫星网络路由算法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2 Ad-hoc网络分簇算法的研究 | 第16-34页 |
2.1 什么是Ad-hoc网络 | 第16-19页 |
2.1.1 平面结构和层次结构 | 第17-18页 |
2.1.2 网络分簇的意义 | 第18-19页 |
2.2 分簇算法简介 | 第19-23页 |
2.2.1 什么是分簇算法 | 第19页 |
2.2.2 经典的分簇算法 | 第19-23页 |
2.2.3 算法总结 | 第23页 |
2.3 分簇算法的性能评价参数 | 第23-24页 |
2.4 一种新的基于地理位置的分簇算法 | 第24-33页 |
2.4.1 系统模型 | 第25页 |
2.4.2 集中式分簇的算法 | 第25-26页 |
2.4.3 选举簇首 | 第26-27页 |
2.4.4 分布式簇的重构 | 第27-29页 |
2.4.5 仿真实验 | 第29-33页 |
2.5 本章结论 | 第33-34页 |
3 分簇Ad-hoc网络的可靠性计算 | 第34-44页 |
3.1 分簇Ad-hoc网络与通信网络可靠性计算的不同 | 第34-35页 |
3.2 可靠性计算 | 第35-40页 |
3.2.1 定义与标记 | 第35-37页 |
3.2.2 可靠性计算 | 第37-38页 |
3.2.3 利用不交化网络状态集计算Ad-hoc可靠性 | 第38-40页 |
3.3 算例 | 第40-42页 |
3.4 仿真 | 第42页 |
3.5 本章结论 | 第42-44页 |
4 双层卫星网络的路由研究 | 第44-78页 |
4.1 卫星星座 | 第44-47页 |
4.1.1 极轨道星座 | 第44-45页 |
4.1.2 Walker星座 | 第45-47页 |
4.2 双层卫星网络及其路由技术 | 第47-56页 |
4.2.1 双层LEO卫星通信网络 | 第48-49页 |
4.2.2 双层倾斜轨道星座 | 第49-50页 |
4.2.3 SOS(Satellite over Satellite)网络 | 第50-53页 |
4.2.4 适合我国的双层卫星网络 | 第53-54页 |
4.2.5 三层网络体系结构: GEO层,MEO层,LEO层 | 第54-56页 |
4.3 现有卫星网络的路由协议 | 第56-59页 |
4.3.1 静态路由 | 第56-57页 |
4.3.2 动态路由 | 第57-59页 |
4.4 适合我国的双层卫星网络的路由算法 | 第59-67页 |
4.4.1 网络模型 | 第59页 |
4.4.2 路由表的建立 | 第59-62页 |
4.4.3 分簇管理(状态通知) | 第62-64页 |
4.4.4 路由仿真 | 第64-67页 |
4.5 SOS网络的QoS算法—QRP | 第67-77页 |
4.5.1 双层网络模型 | 第68页 |
4.5.2 QRP路由算法 | 第68-70页 |
4.5.3 路由过程 | 第70-73页 |
4.5.4 仿真 | 第73-77页 |
4.6 本章结论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