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 第1-12页 |
(一) 绰号的概念界定与类型分析 | 第8-10页 |
(二) 中学生绰号的功能 | 第10-11页 |
(三) 中学生绰号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中学生绰号的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一) 国内研究的情况 | 第13-17页 |
(二) 国外研究的情况 | 第17-21页 |
三、中学生绰号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8页 |
(一) 文化学 | 第21-24页 |
(二) 语言学 | 第24-26页 |
(三) 社会心理学 | 第26-28页 |
四、中学生绰号现状的调查 | 第28-40页 |
(一) 中学生绰号调查的三个维度分析 | 第28-32页 |
(二) 中学生绰号调查的八个变量分析 | 第32-34页 |
(三) 中学生绰号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8页 |
(四) 本次调查的不足 | 第38-40页 |
五、中学生绰号的生成和影响反思 | 第40-44页 |
(一) 中学生绰号的生成条件 | 第40-42页 |
(二) 中学生绰号的生成机制和模式 | 第42-43页 |
(三) 中学生绰号的影响 | 第43-44页 |
六、对中学生绰号现象的教育与管理建议 | 第44-51页 |
(一) 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 第45-46页 |
(二) 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心理培训 | 第46-48页 |
(三) 加强学校对语言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和督促力度 | 第48-49页 |
(四) 塑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 第49-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表 | 第58-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