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临床研究 | 第10-21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10-12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10页 |
(二) 诊断标准 | 第10页 |
(三) 一般资料 | 第10-12页 |
二、方法 | 第12-13页 |
(一) 药物来源及制作 | 第12页 |
(二) 给药方法及试验取材 | 第12页 |
(三) 观察指标 | 第12-13页 |
(四) 疗效判断标准 | 第13页 |
(五) 统计方法 | 第13页 |
三、结果分析 | 第13-18页 |
(一) 引产效果比较 | 第13-17页 |
(二) 胎盘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17-18页 |
(三) 安全性观察 | 第18页 |
四、临床试验结论 | 第18-20页 |
附图 | 第20-21页 |
动物实验研究 | 第21-28页 |
一、动物纳入与分组 | 第21页 |
(一) 动物纳入 | 第21页 |
(二) 动物分组 | 第21页 |
二、实验用药 | 第21页 |
三、给药方法 | 第21-22页 |
四、观察指标 | 第22页 |
五、统计方法 | 第22页 |
六、实验结果 | 第22-25页 |
(一) 各组动物进食、活动、毛色、体重、阴道分泌物等变化比较 | 第22页 |
(二) 各组动物流产情况比较 | 第22-23页 |
(三) 血ET、TXB_2/6-Keto-PGF_1α、OT水平比较 | 第23-25页 |
(四) 各组子宫、胎盘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较 | 第25页 |
七、动物实验结论 | 第25-27页 |
附图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36页 |
一、祖国医学对中期妊娠引产的认识 | 第28-29页 |
(一) 历史沿革 | 第28页 |
(二) 机理探讨 | 第28-29页 |
二、中期妊娠引产的中医治法探讨 | 第29-30页 |
(一) 峻下攻逐,破气化瘀是引产成功的关键 | 第29-30页 |
(二) 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是提高引产效果的保证 | 第30页 |
三、中期妊娠引产的方药分析 | 第30-32页 |
(一) 方解 | 第30-31页 |
(二) 药理作用 | 第31-32页 |
四、结果分析 | 第32-36页 |
(一) 临床试验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二) 动物实验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综述 | 第39-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详细摘要 | 第48-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