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超细高氯酸铵的核—壳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
| 1. 引言 | 第1-1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0-17页 |
| ·含能材料的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 ·国内外超细高氯酸铵的制备研究状况 | 第12-15页 |
| ·超细 AP 的改性研究状况 | 第15-17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7-18页 |
| 2. 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 | 第18-26页 |
| ·超临界流体特性 | 第18-19页 |
| ·CO_2 的特性 | 第19-21页 |
| ·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 | 第21-23页 |
| ·SAS 法的原理和优点 | 第23-24页 |
| ·本课题采用的原理和方法 | 第24-26页 |
| 3. 实验部分 | 第26-47页 |
| ·配方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 第26-35页 |
| ·NEPE 推进剂 | 第26页 |
| ·CL-20 氧化剂 | 第26-29页 |
| ·氧化剂组分计算 | 第29-30页 |
| ·氧化剂比冲的经验计算 | 第30-34页 |
| ·氧化剂爆容的经验计算 | 第34-35页 |
| ·实验的原材料及设备 | 第35-41页 |
| ·超细奥克托今 | 第35页 |
| ·超细 CL-20 | 第35-36页 |
| ·超细 AP | 第36-37页 |
| ·Al 粉 | 第37-38页 |
| ·氟橡胶FPM2602 | 第38-39页 |
| ·乙酸乙酯 | 第39-40页 |
| ·二氧化碳 | 第40页 |
| ·超临界细化设备 | 第40-41页 |
| ·实验过程 | 第41-42页 |
| ·实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 第42-47页 |
| ·初始浓度对包覆效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 ·终点压力对包覆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 ·温度度对包覆效果的影响 | 第45-47页 |
| 4. 性能测试 | 第47-50页 |
| ·性能测试的方法 | 第47页 |
| ·吸湿性试验 | 第47-48页 |
| ·火焰感度试验 | 第48页 |
| ·爆发点试验 | 第48-49页 |
| ·撞击感度试验 | 第49-50页 |
| 5. 结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论著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