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氨分解率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 ·渗氮工艺参数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评述 | 第10-13页 |
| ·渗氮工艺参数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数字化检测技术在渗氮工艺参数检测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分解率检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14-23页 |
| ·引言 | 第14-15页 |
| ·渗氮工艺参数的检测原理 | 第15-16页 |
| ·方案设计 | 第16-19页 |
| ·渗氮工艺中氨分解率的检测方案 | 第16-17页 |
| ·流程控制设计 | 第17-18页 |
| ·处理器的选择 | 第18-19页 |
| ·系统的软硬件总体设计 | 第19-21页 |
| ·系统设计的原则 | 第19-20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0-21页 |
| ·系统硬件概要设计 | 第21页 |
| ·系统软件概要设计 | 第21页 |
| ·相关的技术阐述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3-36页 |
| ·引言 | 第23-24页 |
| ·单片机的选择 | 第24页 |
| ·前向通道设计 | 第24-28页 |
| ·传感器的分析和设计过程 | 第24-25页 |
| ·信号处理 | 第25-28页 |
| ·数据存储 | 第28-30页 |
| ·存储器选择原则 | 第28页 |
| ·系统存储器分析 | 第28-29页 |
| ·存储地址的分配 | 第29-30页 |
| ·数据通信 | 第30-31页 |
| ·控制部分 | 第31-32页 |
| ·人机对话接口设计 | 第32-33页 |
| ·键盘接口设计 | 第32页 |
| ·液晶显示器接口设计 | 第32-33页 |
| ·系统复位电路设计 | 第33-34页 |
| ·看门狗的用途 | 第33页 |
| ·复位设计 | 第33-34页 |
| ·时钟设计 | 第34-35页 |
| ·时钟选择 | 第34页 |
| ·时钟设计 | 第34-35页 |
| ·电压转换设计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36-52页 |
| ·引言 | 第36-37页 |
|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37-40页 |
| ·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37-38页 |
| ·功能模块设计 | 第38-40页 |
| ·标度变换 | 第40页 |
| ·程序设计 | 第40-44页 |
| ·主程序和监控程序设计 | 第40-42页 |
|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第42-44页 |
| ·存储结构设计 | 第44-45页 |
| ·通信协议设计 | 第45-47页 |
| ·控制流过程设计 | 第47-49页 |
| ·图形显示设计 | 第49-51页 |
| ·算法设计 | 第49-50页 |
| ·图形显示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系统的抗干扰研究 | 第52-59页 |
| ·系统的干扰现象研究 | 第52页 |
| ·硬件干扰及其抗干扰措施 | 第52-54页 |
| ·抑制干扰源 | 第52页 |
| ·切断干扰传播路径 | 第52-54页 |
| ·提高敏感器件的抗干扰性能 | 第54页 |
| ·软件干扰及其抗干扰措施 | 第54-57页 |
| ·CPU抗干扰技术 | 第54-56页 |
| ·输入输出抗干扰技术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六章 分解率检测系统的分析 | 第59-69页 |
| ·引言 | 第59页 |
| ·偏倚和变差 | 第59-61页 |
| ·高质量数据的判断准则 | 第59页 |
| ·偏倚和变差的计算 | 第59-61页 |
| ·原因分析 | 第61页 |
| ·线性 | 第61-63页 |
| ·稳定性 | 第63-66页 |
| ·多种控制图比较 | 第63页 |
| ·(?)-R控制图控制原理和特点 | 第63-64页 |
| ·(?)-R控制图的应用 | 第64-66页 |
| ·重复性和再现性 | 第66-68页 |
| ·应用场合 | 第66页 |
| ·二者的可接受的标准 | 第66页 |
| ·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全文总结 | 第69-70页 |
| ·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