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锚结构设计理论及安全性评价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3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7-19页 |
·研究现状 | 第19-29页 |
·边坡稳定分析的现状 | 第19-23页 |
·桩锚支挡结构物的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长期安全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论文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第2章 作用于桩锚结构上的坡体压力 | 第31-50页 |
·引言 | 第31页 |
·桩锚结构与坡体的相互作用 | 第31-33页 |
·抗滑桩上的滑坡推力 | 第33-42页 |
·抗滑桩土拱效应理论分析 | 第34-37页 |
·抗滑桩土拱效应数值模拟 | 第37-42页 |
·岩土体与抗滑桩相互作用的位移模型 | 第42-44页 |
·预应力锚索地梁类结构的坡体压力 | 第44-46页 |
·算例分析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3章 预应力锚索作用机理 | 第50-78页 |
·概述 | 第50-51页 |
·锚体与岩体相互作用关系 | 第51-53页 |
·拉力型预应力锚索锚固段的解析计算 | 第53-62页 |
·目前设计理论 | 第53-54页 |
·锚索锚固段长度的解析解 | 第54-60页 |
·工程计算实例 | 第60-62页 |
·拉力型预应力锚索锚固段的数值计算 | 第62-66页 |
·计算模型与方案 | 第62-63页 |
·计算结果 | 第63-66页 |
·理论计算与数值计算结果比较 | 第66页 |
·预应力锚索应力损失影响因素分析 | 第66-76页 |
·锚索预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67-68页 |
·影响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因素 | 第68-75页 |
·锚索预应力损失的简单估算 | 第75页 |
·减少预应力损失的施工建议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4章 锚索抗滑桩的设计理论 | 第78-89页 |
·概述 | 第78页 |
·普通抗滑桩的设计计算 | 第78-79页 |
·预应力锚索桩设计计算 | 第79-86页 |
·计算基本假定 | 第81页 |
·基本计算原理及过程 | 第81-82页 |
·设计锚索预应力值的确定 | 第82-84页 |
·桩身内力计算 | 第84-86页 |
·实例分析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5章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的内力分析 | 第89-100页 |
·概述 | 第89-90页 |
·温克尔(WINKLER)地基模型 | 第90页 |
·预应力锚索框架地梁的内力计算 | 第90-99页 |
·不考虑扭转效应的(Winkler)分析 | 第91-93页 |
·计算方法 | 第93-94页 |
·工程实例比较分析 | 第94-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6章 锚固坡体长期稳定性分析 | 第100-123页 |
·概述 | 第100-101页 |
·边坡蠕变分析 | 第101-110页 |
·边坡蠕变理论 | 第101-102页 |
·边坡蠕变破坏过程与本构模型 | 第102-104页 |
·边坡蠕变工程实例 | 第104-110页 |
·锚索预应力损失与坡体蠕变耦合分析 | 第110-121页 |
·计算模型 | 第110-111页 |
·理论推导 | 第111-114页 |
·工程坡体锚固体系耦合分析 | 第114-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第7章 锚固段二次劈裂注浆设计 | 第123-137页 |
·普通注浆锚杆(索)的缺陷 | 第123-124页 |
·提高锚固力的讨论 | 第124-126页 |
·二次劈裂注浆提高预应力锚索承载力研究 | 第126-128页 |
·劈裂注浆的加固机理 | 第126-127页 |
·劈裂注浆锚索承载力简化计算 | 第127-128页 |
·二次劈裂注浆锚索结构设计参数讨论 | 第128-133页 |
·劈裂区域 | 第128页 |
·注浆管布置 | 第128-129页 |
·浆液选择 | 第129页 |
·最佳水灰比的选择 | 第129-130页 |
·劈裂注浆压力的确定 | 第130-131页 |
·劈裂注浆时间的确定 | 第131页 |
·劈裂注浆锚索间距的确定 | 第131-133页 |
·工程实例 | 第133-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137页 |
第8章 桩锚结构加固坡体的安全性评价 | 第137-162页 |
·概述 | 第137-139页 |
·桩锚工程结构物的安全标准 | 第139-148页 |
·极限平衡法安全系数定义 | 第139-140页 |
·有限元法中安全系数的定义 | 第140-142页 |
·加固边坡的失稳破坏判据 | 第142-146页 |
·计算方法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 第146-148页 |
·加固边坡稳定的敏感度分析 | 第148-153页 |
·敏感度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 第148-149页 |
·正交设计原理 | 第149-150页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150-153页 |
·多因素可靠度边坡风险分析 | 第153-159页 |
·工程风险概念 | 第154页 |
·多因素作用下风险分析 | 第154页 |
·边坡在锚固力随机变化条件下的风险分析 | 第154-155页 |
·边坡在水平地震力随机变化条件下的风险分析 | 第155-156页 |
·多因素综合风险计算 | 第156页 |
·工程评价实例 | 第156-159页 |
·工程结构的风险决策准则 | 第159-161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162页 |
结论 | 第162-167页 |
致谢 | 第167-168页 |
参考文献 | 第168-18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81-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