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内容及本文的流程 | 第11-14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 ·传统广告回避反应研究 | 第14-16页 |
| ·传统广告回避现象研究 | 第14页 |
| ·传统广告回避反应影响因素研究 | 第14-15页 |
| ·传统广告回避反应的测量 | 第15-16页 |
| ·网络广告回避反应研究 | 第16-20页 |
| ·网络广告回避反应的内涵 | 第16页 |
| ·网络广告回避反应的类型 | 第16-18页 |
| ·网络广告回避反应影响因素研究 | 第18-20页 |
| 第3章 研究假设 | 第20-30页 |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24页 |
| ·任务干扰(Goal disruption) | 第20页 |
| ·恼怒感(Perceived Irritation) | 第20-21页 |
| ·个人效用(Personal utility) | 第21-22页 |
| ·网络广告激励(Internet Advertising incentive) | 第22-23页 |
| ·个人相关性(Personal relevance) | 第23-24页 |
| ·研究假设 | 第24-30页 |
| 第4章 研究方法 | 第30-39页 |
|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 ·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31-32页 |
| ·研究对象 | 第32页 |
| ·调查问卷设计和发展 | 第32-39页 |
| 第5章 数据分析及假设验证 | 第39-48页 |
| ·数据分析 | 第39-45页 |
| ·样本基本特征 | 第39页 |
| ·因子分析 | 第39-41页 |
| ·假设检验 | 第41-45页 |
| ·不同性别群体差异性的独立样本T检验 | 第45页 |
| ·数据分析结果探讨 | 第45-48页 |
| 结论 | 第48-53页 |
| 1.实证研究结论总结 | 第48页 |
| 2.理论贡献 | 第48-49页 |
| 3.实践意义 | 第49-50页 |
| 4.研究局限 | 第50-52页 |
| 5.后续研究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4页 |
| 附录1 | 第64-66页 |
| 调查问卷 | 第64-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