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页 |
| 1 概述 | 第8-12页 |
| ·楼宇可视对讲系统概况 | 第8-9页 |
| ·楼宇可视对讲系统数字化网络化的必然性 | 第9-10页 |
| ·楼宇监控系统和可视对讲系统的融合 | 第10-12页 |
| 2 视频通信与监控系统概述 | 第12-16页 |
| ·嵌入式系统简介 | 第12-14页 |
| ·系统结构 | 第12-13页 |
| ·开发流程 | 第13-14页 |
| ·系统硬件平台概述 | 第14页 |
| ·系统软件平台概述 | 第14-16页 |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14-15页 |
| ·armlinux | 第15-16页 |
| 3 视频通信系统设计 | 第16-62页 |
| ·系统设计目标和工作流程 | 第16-17页 |
| ·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17-18页 |
| ·嵌入式Linux内核的定制 | 第18页 |
| ·基于嵌入式Linux视频采集模块的设计 | 第18-23页 |
| ·Video41inux简介 | 第18-19页 |
| ·使用Video4Linux模块提供的API进行视频采集 | 第19-23页 |
| ·视频图像压缩模块的设计 | 第23-33页 |
| ·JPEG压缩方式的选取 | 第23-24页 |
| ·JPEG压缩编码原理 | 第24-29页 |
| ·图像内存到内存的压缩 | 第29-33页 |
| ·jpeglib图形辅助库 | 第29-30页 |
| ·图像内存到内存的压缩 | 第30-33页 |
| ·视频数据网络传输模块的设计 | 第33-47页 |
| ·流媒体技术原理 | 第33-35页 |
| ·live流媒体协议库 | 第35-36页 |
| ·视频数据网络传输设计 | 第36-47页 |
| ·数据读取处理中转站MyJPEGDeviceSource类的建立 | 第36-40页 |
| ·图像网络传输实现 | 第40-47页 |
| ·视频数据接收显示模块的设计 | 第47-49页 |
| ·数据接收 | 第47页 |
| ·图象显示 | 第47-49页 |
| ·Qt中的图像处理类 | 第47-48页 |
| ·图像显示的实现 | 第48-49页 |
| ·视频通信协议的制定及实现 | 第49-61页 |
| ·视频通信对讲功能 | 第49-50页 |
| ·视频通信协议 | 第50-54页 |
| ·通信过程示意图 | 第50-51页 |
| ·命令帧设计 | 第51-52页 |
| ·命令帧实现 | 第52-54页 |
| ·访客端和用户端通信实现 | 第54-58页 |
| ·客户端程序和服务端程序 | 第54-55页 |
| ·UDP协议的选取 | 第55页 |
| ·UDP数据报编程实现 | 第55-58页 |
| ·访客端与用户端通信的最终实现 | 第58-61页 |
| ·访客端 | 第58-59页 |
| ·用户端 | 第59-61页 |
| ·视频通信部分小结 | 第61-62页 |
| 4 监控系统模块设计 | 第62-76页 |
| ·摄像头初始化模块 | 第64页 |
| ·图像采集模块 | 第64-66页 |
| ·图像对比模块 | 第66-67页 |
| ·HLS转换模块 | 第67-73页 |
| ·HLS彩色空间 | 第67-68页 |
| ·为什么选择HLS色彩空间 | 第68页 |
| ·针对arm处理器平台的快速 HLS变换算法 | 第68-73页 |
| ·寻找背景模块 | 第73-75页 |
| ·监控系统模块小结 | 第75-76页 |
| ·监控系统模块 | 第75页 |
| ·监控系统模块与对讲系统的融合实现 | 第75-76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80-81页 |
| 声明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