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7-11页 |
1.1.1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发展及现状 | 第7-8页 |
1.1.2 工程图形浏览及批注技术的产生及发展 | 第8-9页 |
1.1.3 通用锅炉热力计算软件 | 第9-11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1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工程软件中的可视化技术 | 第13-27页 |
2.0 引言 | 第13页 |
2.1 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概论 | 第13-16页 |
2.1.1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意义 | 第13-14页 |
2.1.2 可视化系统的参考模型 | 第14-16页 |
2.2 可视化技术的分类 | 第16-17页 |
2.2.1 标量场的可视化 | 第16页 |
2.2.2 矢量场的可视化 | 第16页 |
2.2.3 张量场的可视化 | 第16页 |
2.2.4 交互技术及其他可视化技术 | 第16-17页 |
2.3 可视化系统分类及发展 | 第17-20页 |
2.3.1 图形库和图形包 | 第17-18页 |
2.3.2 专用可视化工具 | 第18页 |
2.3.3 可视化应用构造器 | 第18-19页 |
2.3.4 可视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2.4 工程领域中的可视化系统 | 第20-22页 |
2.4.1 工程软件中的专用可视化工具 | 第20-21页 |
2.4.2 工程软件中的通用可视化系统 | 第21-22页 |
2.5 通用锅炉热力计算软件中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 第22-26页 |
2.5.1 基于数据流的可视化建模系统 | 第23-25页 |
2.5.2 工程热力计算书自动生成系统 | 第25页 |
2.5.3 基于Autodesk DWF Viewer的工程信息图形化标注系统 | 第25-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工程信息图形化标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 第27-42页 |
3.0 引言 | 第27页 |
3.1 系统基本功能需求及设计构思 | 第27-29页 |
3.1.1 基本功能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 第27-28页 |
3.1.2 背景图层控件的选择 | 第28-29页 |
3.1.3 标注及链接信息图层的功能分析 | 第29页 |
3.2 系统的软件模型 | 第29-35页 |
3.2.1 面向对象技术及其建模语言 | 第30-32页 |
3.2.2 图形化标注系统的UML表述 | 第32-33页 |
3.2.3 标注信息绘图包的面向对象实现 | 第33-35页 |
3.3 系统的可视化交互设计 | 第35-38页 |
3.3.1 可视化系统中人机交互的要求 | 第35-36页 |
3.3.2 图形化标注系统的人机交互功能组成 | 第36页 |
3.3.3 图形化标注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 | 第36-38页 |
3.4 系统与BESS之间的数据交换设计 | 第38-39页 |
3.5 系统的通用性研究 | 第39-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工程信息图形化标注系统的实现 | 第42-59页 |
4.0 引言 | 第42页 |
4.1 系统主要成员类的构造 | 第42-44页 |
4.1.1 通用图元类的构造 | 第42-43页 |
4.1.2 文件链接信息类的构造 | 第43-44页 |
4.1.3 总控模型类的构造 | 第44页 |
4.2 系统内部对象的管理 | 第44-47页 |
4.2.1 图元对象的管理 | 第45-46页 |
4.2.2 组操作图元对象的管理 | 第46页 |
4.2.3 链接信息对象的管理 | 第46-47页 |
4.3 系统内部关键行为的实现 | 第47-52页 |
4.3.1 图形变换行为的实现 | 第47-51页 |
4.3.2 文件信息链接对象的删除行为 | 第51-52页 |
4.4 系统可视化人机交互界面的实现 | 第52-55页 |
4.5 系统运行实例 | 第55-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2页 |
5.1 总结 | 第59-60页 |
5.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完成的科研项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