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野下社会发展代价的成因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哲学视野下发展和社会发展代价的含义与实质 | 第9-14页 |
(一) 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 第9-10页 |
1、发展的含义 | 第9-10页 |
2、发展的实质 | 第10页 |
(二) 社会发展代价的含义与实质 | 第10-12页 |
1、社会发展代价的含义 | 第10-11页 |
2、社会发展代价的实质 | 第11-12页 |
(三) 社会发展代价的主要特征 | 第12-14页 |
1、客观性 | 第12页 |
2、普遍性 | 第12-13页 |
3、二重性 | 第13页 |
4、属人性 | 第13-14页 |
二、社会发展代价成因分析的理论依据 | 第14-23页 |
(一) 人类实践的双重性理论 | 第14-18页 |
1、实践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第14-15页 |
2、实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 第15-16页 |
3、实践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 第16-17页 |
4、实践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 第17-18页 |
(二) 社会发展的二律背反理论 | 第18-23页 |
1、社会发展二律背反之内涵 | 第18-19页 |
2、社会发展二律背反之表现 | 第19-21页 |
3、社会发展二律背反之分析 | 第21-23页 |
三、社会发展代价的客观成因分析 | 第23-29页 |
(一) 社会发展代价源于发展自身的矛盾 | 第23-25页 |
1、发展目标方面 | 第23页 |
2、发展手段方面 | 第23-24页 |
3、发展成本方面 | 第24页 |
4、发展主体方面 | 第24页 |
5、发展秩序方面 | 第24-25页 |
(二) 社会发展代价源于人类实践自身的矛盾 | 第25-26页 |
1、社会发展的无限性与实践能力的有限性 | 第25页 |
2、人类价值选择的多元性与有限性 | 第25-26页 |
3、人类实践手段的多样化与可选择性 | 第26页 |
(三) 社会发展代价源于价值形态的内在矛盾性 | 第26-29页 |
1、从价值主体的分层性来看 | 第26-27页 |
2、从价值客体的多元化来看 | 第27页 |
3、从价值活动的历史性来看 | 第27-29页 |
四、社会发展代价的主观成因分析 | 第29-34页 |
(一) 整个认识主体的相对性和历史局限性 | 第29-30页 |
(二) 主体对客观规律的差异性认识 | 第30-31页 |
(三) 个人的主观人为性失误 | 第31-32页 |
1、相对性认识绝对化 | 第31页 |
2、未认识到主体的历史局限性 | 第31-32页 |
3、漠视发展模式的限度 | 第32页 |
(四) 部分领导的不良思想道德 | 第32-34页 |
五、对社会发展代价的正确态度和对策 | 第34-39页 |
(一) 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代价观 | 第34-35页 |
1、客观地对待社会发展代价的存在 | 第34页 |
2、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代价的作用 | 第34页 |
3、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发展代价 | 第34-35页 |
4、注意区分社会发展代价的类型 | 第35页 |
5、注意把握社会发展代价的“度” | 第35页 |
(二) 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 | 第35-37页 |
1、确立科学的发展观 | 第36-37页 |
2、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 | 第37页 |
3、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 | 第37页 |
(三) 探索有效的政策机制 | 第37-38页 |
(四) 提高领导干部和国民的素质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