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中下游河道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前人研究成果评述 | 第12页 |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第14-16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4-15页 |
·主要成果 | 第15-16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6-22页 |
·淮河流域概况 | 第16-17页 |
·自然地理 | 第16页 |
·地质背景及土壤环境 | 第16-17页 |
·社会经济 | 第17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7-18页 |
·研究区位置及范围 | 第17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7-18页 |
·研究区环境状况 | 第18-22页 |
·水环境状况 | 第18-20页 |
·土壤环境状况 | 第20-22页 |
3 采样及试验 | 第22-31页 |
·采样 | 第22-24页 |
·采样思路及采样点布置 | 第22页 |
·采样方法 | 第22-24页 |
·样品处理 | 第24页 |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24-31页 |
·试验内容 | 第24-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31页 |
4 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31-49页 |
·沉积物的理化性质 | 第31-42页 |
·沉积物的含水量 | 第31-33页 |
·沉积物的pH值 | 第33-35页 |
·沉积物的粒度组成 | 第35-39页 |
·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组分 | 第39-42页 |
·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 | 第42-49页 |
·几种重金属元素的基本特性 | 第42-45页 |
·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 | 第45页 |
·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 第45-49页 |
5 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 第49-66页 |
·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规律 | 第49-61页 |
·沿程分布 | 第49-54页 |
·垂岸分布 | 第54-58页 |
·垂直分布 | 第58-61页 |
·重金属含量与沉积物理化性质间相关性分析 | 第61-66页 |
·沉积物中不同重金属元素间相关性分析 | 第62-63页 |
·重金属元素含量与沉积物pH值的关系 | 第63-64页 |
·重金属元素含量与沉积物粒度的关系 | 第64-65页 |
·重金属元素含量与沉积物粘土矿物组分的关系 | 第65-66页 |
6 沉积物重金属的环境意义评价 | 第66-72页 |
·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分析 | 第66-67页 |
·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初步评价 | 第67-72页 |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第67-69页 |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初步评价 | 第69-70页 |
·与其它河流比较 | 第70-72页 |
7 结论 | 第72-74页 |
·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