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公路隧道稳定性监测分析及涌突水灾害防治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2页 |
| ·深埋隧道稳定性监测分析及灾害防治概述 | 第9-10页 |
|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1-12页 |
| 2 通渝隧道概况 | 第12-17页 |
| ·工程概况 | 第12页 |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2-13页 |
| ·地下水赋存特征 | 第13-15页 |
| ·隧道防排水措施 | 第15-16页 |
| ·结构支护设计 | 第16-17页 |
| 3 隧道围岩稳定性监测及分析 | 第17-53页 |
| ·围岩内空收敛量测 | 第18-40页 |
| ·量测目的 | 第18页 |
| ·量测断面的设置 | 第18页 |
| ·测桩埋设与测线的布置 | 第18页 |
| ·量测频度 | 第18-19页 |
| ·量测手段与量测方法 | 第19-20页 |
| ·原始数据处理 | 第20-34页 |
| ·回归分析 | 第34-40页 |
| ·监测结果分析 | 第40页 |
| ·围岩典型断面量测 | 第40-50页 |
| ·围岩内位移 | 第40-42页 |
| ·锚杆轴向力 | 第42-43页 |
| ·喷层应力 | 第43-46页 |
| ·拱架压力 | 第46-48页 |
| ·二衬应力 | 第48-50页 |
| ·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50-53页 |
| ·影响围岩净空收敛的主要因素 | 第50-51页 |
| ·围岩类别变更 | 第51-53页 |
| 4 涌突水灾害防治研究 | 第53-66页 |
| ·通渝隧道岩溶概况 | 第53-54页 |
| ·通渝隧道岩溶涌突水概况 | 第54-57页 |
| ·通渝隧道K21+780溶洞突泥处治措施 | 第57-66页 |
| ·K21+780溶洞涌突泥情况 | 第57-58页 |
| ·K21+780溶洞涌突泥处治 | 第58-60页 |
| ·溶洞加固、封堵过程中的监控量测 | 第60-66页 |
| 5 结论及展望 | 第66-68页 |
| ·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 ·展望及建议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 附录 | 第70-72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72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