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先秦儒家人学思想的主要贡献 | 第10-31页 |
一、人的现实的考察 | 第10-15页 |
二、对人本质的考察及理想人格的设定 | 第15-23页 |
三、成就理想人格之途径 | 第23-29页 |
四、人贵于物的价值观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先秦儒家人学思想的局限性 | 第31-37页 |
一、对人的抽象性理解 | 第31-33页 |
二、理想人格的泛道德主义及展现的悖论 | 第33-34页 |
三、主体性的遮蔽与误读 | 第34-35页 |
四、个性的压抑与失落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先秦儒家人学对当代人学理论建构的影响 | 第37-55页 |
一、先秦儒家人学对当代人学本体论建构的影响 | 第37-40页 |
二、先秦儒家人学对当代人学理念建构的影响 | 第40-45页 |
三、先秦儒家人学对当代人学社会观建构的影响 | 第45-47页 |
四、先秦儒家人学对当代人学中人的价值观建构的影响 | 第47-50页 |
五、先秦儒家人学对当代人学核心内容建构—人的本质的现实展现的影响 | 第50-5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