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新的探索引发的误读 | 第8-19页 |
第一节 误读的根据 | 第8-9页 |
第二节 怀旧的定义 | 第9-19页 |
第二章 独辟蹊径的王安忆和《长恨歌》 | 第19-29页 |
第一节 从时代出发看日常化写作的兴起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日常化写作的泛滥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日常化写作的霸权 | 第23-25页 |
第四节 对《长恨歌》创作意图的分析 | 第25-29页 |
第三章 悲壮的抵抗——从进一步分析晚近作品证明王安忆的创作意图 | 第29-36页 |
第一节 从《富萍》说开去 | 第30-33页 |
第二节 从《上中红菱下中藕》看作家的创作意图 | 第33-36页 |
注释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