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碳纳米管的结构 | 第11-12页 |
·碳纳米管的制备 | 第12页 |
·碳纳米管的纯化 | 第12-13页 |
·碳纳米管的特性 | 第13-16页 |
·碳纳米管的力学性能 | 第14页 |
·碳纳米管的电学性能 | 第14-16页 |
·碳纳米管的修饰 | 第16-18页 |
·碳纳米管的有机共价修饰 | 第16-17页 |
·碳纳米管的有机非共价修饰 | 第17-18页 |
·化学掺杂法修饰碳纳米管 | 第18页 |
·等离子体活化修饰碳纳米管 | 第18页 |
·放电法修饰碳纳米管 | 第18页 |
·碳纳米管的应用 | 第18-21页 |
·碳纳米管在电分析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碳纳米管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碳纳米管研究展望 | 第21页 |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31页 |
第二章 尿酸在单壁碳纳米管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 第31-41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实验试剂 | 第32页 |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SWNT的预处理及SWNT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尿酸的循环伏安图 | 第33页 |
·pH值的影响 | 第33-34页 |
·扫描速度的影响 | 第34页 |
·富集时间和富集电位的影响 | 第34页 |
·SWNT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工作曲线 | 第35页 |
·SWNT/Au电极的稳定性 | 第35-36页 |
·黄嘌呤(XA)和抗坏血酸(AA)的影响 | 第36-37页 |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37-38页 |
·SWNT/Au电极与SWNT-Nafion/Au电极的比较 | 第38页 |
·应用 | 第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叶酸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 第41-51页 |
·引言 | 第41-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实验试剂 | 第42页 |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MWNT的预处理及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9页 |
·MWNT/Au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43页 |
·叶酸的循环伏安图 | 第43-44页 |
·pH值的影响 | 第44-45页 |
·富集时间和富集电位的影响 | 第45页 |
·扫描速率的影响 | 第45页 |
·MWNT/Au电极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 第45页 |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45-46页 |
·工作曲线 | 第46页 |
·计时电流和计时库仑 | 第46-48页 |
·实际应用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第四章 芦丁在单壁碳纳米管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第51-62页 |
·前言 | 第51-52页 |
·实验部分 | 第52-53页 |
·实验试剂 | 第52页 |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SWNT的预处理及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芦丁的循环伏安图 | 第53-54页 |
·pH值的影响 | 第54页 |
·扫描速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富集时间和富集电位的影响 | 第55页 |
·表面吸附量 | 第55-56页 |
·扩散系数的测量 | 第56-57页 |
·芦丁与牛血红蛋白(Hb)的相互作用 | 第57页 |
·干扰物的影响 | 第57-58页 |
·SWNT/Au电极的稳定性 | 第58页 |
·工作曲线 | 第58页 |
·分析应用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