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核酸、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及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的应用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1.1 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第10-17页
  1.1.1 压电基本理论第10-12页
  1.1.2 压电传感器的基本理论和测定方法第12-14页
  1.1.3 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固定方法第14-15页
  1.1.4 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第15-17页
 1.2 毛细管电泳技术第17-23页
  1.2.1 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第17-18页
  1.2.2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第18-19页
  1.2.3 毛细管电泳的检测方式第19-21页
  1.2.4 毛细管电泳的应用第21-23页
 1.3 本文构思第23-24页
第2章 抗癌药物卡铂诱导下 DNA 和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第24-36页
 2.1 引言第24-25页
 2.2 实验部分第25-27页
  2.2.1 材料和方法第25页
  2.2.2 仪器第25-26页
  2.2.3 DNA 固定第26-27页
  2.2.4 卡铂诱导下 DNA 与 HSA 交联过程监测第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35页
  2.3.1 DNA 固定第27-28页
  2.3.2 DNA 与 HSA 的交联过程第28-35页
 2.4 结论第35-36页
第3章 中草药血根碱诱导下 DNA-protein 的相互作用第36-45页
 3.1 引言第36-37页
 3.2 实验部分第37-38页
  3.2.1 试剂与材料第37-38页
  3.2.2 仪器第38页
  3.2.3 实验步骤第38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38-44页
  3.3.1 电化学行为第38-42页
  3.3.2 UV 可见光谱测定第42-43页
  3.3.3 压电阻抗技术研究相互作用第43-44页
 3.4 结论第44-45页
第4章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测定除草剂苯噻草胺第45-55页
 4.1 引言第45-46页
 4.2 实验部分第46-47页
  4.2.1 实验和材料第46页
  4.2.2 仪器第46页
  4.2.3 样品的预处理第46-47页
  4.2.4 电泳程序第47页
 4.3 结果和讨论第47-54页
  4.3.1 循环伏安行为第47-48页
  4.3.2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48-51页
  4.3.3 苯噻草胺的标准浓度曲线图第51-52页
  4.3.4 苯噻草胺在土壤和稻谷中残留物的检测第52-53页
  4.3.5 干涉实验第53-54页
 4.4 结论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电磁铁的电磁特性研究
下一篇:吉林大学体育教研中心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