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预告登记的性质 | 第10-20页 |
第一节 预告登记性质的观点介绍 | 第10-13页 |
第二节 反思预告登记的“债权物权化”特征 | 第13-14页 |
第三节 预告登记性质思考的新视角 | 第14-16页 |
第四节 预告登记在程序法上的意义及最后结论 | 第16-20页 |
第二章 预告登记的启动机制 | 第20-40页 |
第一节 预告登记的启动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20-28页 |
第二节 我国的商品房预售与预告登记制度启动模式 | 第28-40页 |
第三章 预告登记的运行机制 | 第40-59页 |
第一节 预告登记的客体 | 第40-44页 |
第二节 预告登记的效力 | 第44-52页 |
第三节 预告登记的审查与责任 | 第52-54页 |
第四节 预告登记的转让与消灭 | 第54-56页 |
第五节 预告登记与异议登记 | 第56-59页 |
注释 | 第59-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81-84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84-88页 |
后记 | 第88-89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