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茄果类论文--辣椒论文

Rs-AFP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化辣椒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3页
 1 辣椒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第10-15页
   ·辣椒离体再生植株的研究第10-12页
     ·基因型对芽诱导分化的影响第10页
     ·外植体材料对芽诱导分化的影响第10-11页
     ·培养基激素的种类选择和激素配比第11页
     ·其他添加物的影响第11-12页
   ·辣椒抗病基因工程策略第12-13页
     ·抗病基因的转化第12-13页
     ·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转化第13页
   ·遗传转化的方法第13-14页
   ·辣椒抗病基因工程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第14-15页
 2 萝卜抗真菌蛋白在植物抗真菌病中的利用第15-16页
   ·萝卜抗真菌蛋白抗真菌的分子机制第15-16页
   ·在植物抗真菌中的利用第16页
 3 高等植物启动子的研究进展第16-21页
   ·植物启动子的结构特征第16-17页
     ·转录起始位点第17页
     ·TATA框第17页
     ·CAAT框第17页
     ·GC框第17页
   ·植物启动子的类型第17-20页
     ·组成型启动子第18页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第18页
     ·诱导型启动子第18-20页
   ·植物启动子的应用前景第20-21页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Rs-AFP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3-4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3-34页
   ·实验材料第23-25页
     ·植物材料第23页
     ·菌株和质粒第23页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第23-25页
   ·实验方法第25-34页
     ·PCR引物设计及引物合成第25页
     ·prpl-1启动子片段的克隆及其在pBI101.2上的重组第25-30页
     ·Rs-AFP2基因诱导型植物表达载体pBPR-2的构建第30-31页
     ·Rs-AFP2基因组成型植物表达载体pBCR-2的构建第31-32页
     ·农杆菌工程菌株的重组第32-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39页
   ·prP1-1启动子片段的克隆、测序及其序列分析第34-36页
     ·PCR扩增和PCR产物的回收第34页
     ·回收PCR产物的克隆和重组载体的鉴定第34-35页
     ·测序和序列分析第35-36页
   ·prpl-1启动子片段在pBI101.2上的重组第36页
   ·Rs-AFP2基因诱导型植物表达载体pBPR-2的构建第36-37页
   ·Rs-AFP2基因组成型植物表达载体pBCR-2的构建第37-38页
   ·农杆菌GV1301工程菌株的重组第38-39页
 3 讨论第39-41页
   ·启动子及其对转录的调控作用第39-40页
   ·影响酶切和连接的因素第40-41页
 4 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农杆菌介导转化辣椒第42-5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2-46页
   ·实验材料第42-43页
     ·植物材料第42页
     ·菌株和质粒第42页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第42-43页
   ·实验方法第43-46页
     ·受体材料再生体系的建立第43页
     ·Kan抗性水平试验第43-44页
     ·农杆菌介导转化第44页
     ·转化植株的分子鉴定第44-4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6-52页
   ·受体材料再生体系的建立第46-47页
     ·不定芽的诱导与分化第46-47页
     ·不定芽的伸长第47页
     ·小苗的生根第47页
   ·Kan抗性水平试验第47-48页
   ·农杆菌介导转化辣椒第48-51页
     ·外植体预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第48-49页
     ·侵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第49页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第49页
     ·乙酰丁香酮(AS)对转化的影响第49-51页
   ·转化植株的分子鉴定第51-52页
     ·转化植株的PCR鉴定第51页
     ·PCR-Southern杂交第51-52页
 3 讨论第52-53页
   ·萝卜抗真菌蛋白与抗真菌病第52-53页
   ·保加利亚尖椒植株再生第53页
   ·提高转化效率第53页
 4 小结第53-55页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55页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设想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缩略表第62-63页
附图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介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类心脏发育候选基因hLBH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下一篇: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IL-10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