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纳米TiO_2的光催化 | 第9-11页 |
1.1.1 纳米TiO_2的光催化机理 | 第9-10页 |
1.1.2 催化反应动力学 | 第10-11页 |
1.2 光催化剂TiO_2的制备 | 第11-13页 |
1.2.1 纳米级TiO_2的制备 | 第11-13页 |
1.2.2 改性TiO_2的制备 | 第13页 |
1.3 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不足及改性 | 第13-16页 |
1.3.1 光敏化 | 第13-14页 |
1.3.2 沉积贵金属 | 第14-15页 |
1.3.3 复合半导体 | 第15页 |
1.3.4 表面还原处理 | 第15-16页 |
1.3.5 表面螯合及衍生作用 | 第16页 |
1.3.6 掺杂金属离子 | 第16页 |
1.4 掺杂纳米TiO_2的光催化 | 第16-18页 |
1.4.1 掺杂纳米TiO_2的光催化机理 | 第16-17页 |
1.4.2 掺杂TiO_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1.5 光催化剂的固定 | 第18-19页 |
1.5.1 光催化剂固定在载体上 | 第18-19页 |
1.5.2 光催化剂光学纤维反应器 | 第19页 |
1.6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应用 | 第19-22页 |
1.6.1 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1.6.2 杀菌方面的应用 | 第21页 |
1.6.3 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光降解 | 第21页 |
1.6.4 光致变色作用 | 第21-22页 |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改性TiO_2纳米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第23-47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3-27页 |
2.1.1 试剂、仪器和装置 | 第23-25页 |
2.1.2 Pd/TiO_2的水相合成法 | 第25页 |
2.1.3 Pd/TiO_2的还原制备法 | 第25-27页 |
2.2 MCM-TiO_2和MCM-TiO_2/Pd的结果和讨论 | 第27-39页 |
2.2.1 样品的表征 | 第27-32页 |
2.2.2 MCM-TiO_2和MCM-Pd/TiO_2的光催化活性 | 第32-33页 |
2.2.3 影响催化氧化活性的因素 | 第33-39页 |
2.3 还原甲醛的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2.3.1 催化剂本身的影响 | 第39-42页 |
2.3.2 外部因素对还原率的影响 | 第42-44页 |
2.4 Ⅷ系元素掺杂活性的结果与讨论 | 第44-46页 |
2.4.1 单一元素掺杂的催化氧化和还原效果 | 第44-45页 |
2.4.2 双元素掺杂催化氧化还原效果比较 | 第45-46页 |
2.5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敏化型Pd/TiO_2薄膜降解氧化乐果农药 | 第47-60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3.1.1 实验药品、仪器和装置 | 第47页 |
3.1.2 分析方法 | 第47-48页 |
3.1.3 微孔玻璃负载Pd/TiO_2薄膜的制备 | 第48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8-58页 |
3.2.1 Pd/TiO_2敏化膜的XRD、SEM、TEM分析 | 第48-50页 |
3.2.2 微孔玻璃负载Pd/TiO_2薄膜的光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50-5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纳米β-CD-TiO_2和β-CD-Pd/TiO_2吸附行为的研究 | 第60-72页 |
4.1 QCM原理 | 第60-63页 |
4.1.1 压电现象 | 第60-61页 |
4.1.2 传感晶体频率与固体涂层质量、吸附分子数的关系 | 第61-62页 |
4.1.3 压电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的组装 | 第62页 |
4.1.4 检测池的制作 | 第62-6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3-64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63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63-6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4-71页 |
4.3.1 TG和膜涂层的吸附量分析 | 第64-65页 |
4.3.2 TiO_2、β-CD-TiO_2和β-CD-Pd/TiO_2上的吸附能力比较 | 第65-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