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绪论 | 第7-19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三、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五、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第17-19页 |
(一) 创新点 | 第17-18页 |
(二)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9-30页 |
第一节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概述 | 第19-24页 |
一、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第19-20页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 第20-22页 |
三、科学发展观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 | 第22-23页 |
四、阿马蒂亚·森的自由看待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基于提升人的“可行能力”视角统筹城乡发展 | 第24-30页 |
一、提升人的“可行能力”分析 | 第25-27页 |
二、基于提升入的“可行能力”视角统筹城乡发展的五个层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民族地区城乡关系特殊性分析 | 第30-39页 |
第一节 民族地区城乡发展现状 | 第30-37页 |
第二节 民族地区城乡关系特殊性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9-44页 |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39页 |
第二节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9-41页 |
第三节 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1-44页 |
一、确定评价标准 | 第42页 |
二、确定指标权数 | 第42-43页 |
三、建立评价模型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城乡统筹发展评价实证分析 | 第44-55页 |
第一节 全国城乡统筹发展实证分析及评价 | 第44-47页 |
一、全国城乡统筹发展实证分析 | 第44页 |
二、全国城乡统筹发展评价 | 第44-47页 |
第二节 民族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实证分析及评价 | 第47-53页 |
一、民族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实证分析 | 第47页 |
二、民族地区城乡统筹发展评价 | 第47-53页 |
第三节 单一民族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实证分析及评价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民族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政策建议 | 第55-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