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第二章 广东立木材积表编制的依据与必要性 | 第15-19页 |
第一节 研究区基本情况 | 第15页 |
第二节 理论依据与必要性 | 第15-19页 |
一、编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7页 |
二、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第三章 二元立木材积表编制的基本理论方法 | 第19-32页 |
第一节 关于加权最小二乘法中权函数的选择与回归模型评价 | 第19-23页 |
一、加权最小二乘法的概念 | 第19页 |
二、关于权函数的选择 | 第19-21页 |
三、实例 | 第21页 |
四、回归模型评价 | 第21-23页 |
第二节 收集建模样本的基本原则 | 第23-25页 |
一、样本单元数 | 第23页 |
二、样本构成 | 第23-24页 |
三、建模样本组织 | 第24页 |
四.检验样本与精度检验 | 第24-25页 |
第三节 二元立木材积表编制的步骤 | 第25-32页 |
一、前期准备工作 | 第25页 |
二、建模样本采集 | 第25-28页 |
三、样木数据整理 | 第28-29页 |
四、建模基本方程选择和模型结构设计 | 第29-30页 |
五、模型的拟合 | 第30-31页 |
六、模型的检验与评价 | 第31页 |
七、模型行为分析 | 第31页 |
八、编写建模说明书 | 第31页 |
九、二元立木材积模型的用前审批程序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二元立木材积模型的改进算法 | 第32-45页 |
第一节 非线性模型参数辩识的改进算法及其应用 | 第32-39页 |
一、非线性参数的辨识 | 第32-37页 |
二、方法的应用与检验 | 第37-39页 |
第二节 非线性模型抗差最小二乘估计方法 | 第39-45页 |
一、粗差与抗差估计 | 第39页 |
二、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三、权因子的选取 | 第40-42页 |
四、观测中误差方差σ_0的最优无偏估计 | 第42-43页 |
五、算法的应用与检验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广东杉木二元立木材积表的编制 | 第45-53页 |
第一节 样本资料的收集与模型拟合检验 | 第45-49页 |
一、建模样本组织 | 第45页 |
二、建模数据的整理 | 第45-47页 |
三、模型建立与检验 | 第47-49页 |
第二节 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 第49-53页 |
一、以往用作编制二元立木材积表的模型 | 第49-50页 |
二、拟合结果及统计指标 | 第50-51页 |
三、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