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斡旋受贿犯罪行为概述 | 第7-14页 |
(一) 国外关于斡旋受贿罪的立法现状 | 第7-8页 |
(二) 我国关于斡旋受贿的立法背景 | 第8-9页 |
(三) 斡旋受贿的罪名 | 第9-11页 |
(四) 斡旋受贿罪的定义及特征 | 第11-14页 |
二、斡旋受贿罪侵犯的法益 | 第14-18页 |
(一) 日本对受贿罪侵犯法益的理论分歧 | 第14-15页 |
(二) 我国关于受贿罪侵犯法益的争议及评析 | 第15-17页 |
(三) 斡旋受贿罪侵犯的法益是职务行为的公正性及社会对公务人员职务行为公正性的信赖 | 第17-18页 |
三、斡旋受贿罪的客观方面 | 第18-36页 |
(一) 关于“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的认定 | 第18-28页 |
(二) 关于“不正当利益”的理解 | 第28-36页 |
四、斡旋受贿罪的主体 | 第36-46页 |
(一) 我国现行刑法及立法解释对斡旋受贿罪主体的规定 | 第36页 |
(二) 对我国现行刑法典及相关立法、司法解释关于斡旋受贿罪主体规定的理解和认定 | 第36-42页 |
(三) 对于斡旋受贿罪的主体分析 | 第42-46页 |
五、斡旋受贿罪的司法认定及立法完善 | 第46-50页 |
(一) 斡旋受贿罪的司法认定 | 第46-48页 |
(二) 斡旋受贿罪的立法完善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