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第一章 突破传统社会公平观和经济效率观 | 第5-13页 |
一、公平内涵的伦理透视 | 第6-8页 |
(一) 公平问题的一般考察 | 第6-7页 |
(二) 公平必定涉及权利 | 第7-8页 |
二、效率内涵的道德论证 | 第8-12页 |
(一) 效率在当代何以能够被赋予伦理道德意义 | 第8-10页 |
(二) 对效率的拓展性思考 | 第10-12页 |
三、效率与公平互为前提和基础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离不开政府 | 第13-25页 |
一、政府作用理论的历史回顾 | 第13-19页 |
(一) 回到斯密?回到凯恩斯? | 第13-15页 |
(二) 政府存在的根据 | 第15-19页 |
二、“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有利于效率与公平的均衡 | 第19-25页 |
(一) 中国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由 | 第20-24页 |
(二)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预设了中国政府基本职责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政府的价值追求:效率与公平的均衡 | 第25-30页 |
一、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 | 第27-28页 |
二、效率与公平的均衡直接关乎社会稳定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如何维持政府的负责任行为 | 第30-36页 |
一、提高政府自我管理能力 | 第31-34页 |
(一) 政府权力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 | 第31-32页 |
(二) 政府与民众的关系 | 第32页 |
(三) 政府权力与政府决策 | 第32-33页 |
(四) 公务员权力与公务员自利 | 第33-34页 |
(五) 公务员的德性 | 第34页 |
二、需要外部因素对政府权力进行强力制约 | 第34-36页 |
(一) 其他公权力的制约 | 第34-35页 |
(二) 公民监督 | 第35页 |
(三) 社会团体的监督 | 第35-36页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英文摘要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
学位独创性声明 | 第4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