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1 前言 | 第7-30页 |
·生物传感器简介 | 第7-12页 |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第7-8页 |
·生物传感器的分子识别元件 | 第8页 |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第8-10页 |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第10-11页 |
·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及现状 | 第11-12页 |
·免疫传感器简介 | 第12-21页 |
·免疫传感器的分子识别元件—抗原膜、抗体膜 | 第12-15页 |
·抗原与抗体的反应 | 第15-18页 |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第18-20页 |
·免疫传感器发展前景 | 第20-21页 |
·利用自组装单分子膜技术固定化抗体膜、抗原膜 | 第21-27页 |
·自组装单分子膜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 第21-22页 |
·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结构 | 第22页 |
·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分类 | 第22-24页 |
·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形成过程 | 第24-25页 |
·自组装单分子膜技术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本实验室的工作 | 第27-30页 |
·碳二亚胺法固定抗体 | 第28-29页 |
·戊二醛交联法固定抗体 | 第29-30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0-33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30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30-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抗体在羧基硫醇SAM上的固定 | 第31-32页 |
·抗体在氨基硫醇SAM上的固定 | 第32页 |
·电极电位的测量 | 第32-33页 |
3 结果和讨论 | 第33-48页 |
·基础电极的电位测定 | 第33页 |
·基底的选择 | 第33-34页 |
·自组装单分子膜修饰电极的电位测定 | 第34-36页 |
·免疫传感器制备条件的探索 | 第36-37页 |
·温度对免疫分子膜制备的影响 | 第36页 |
·酸度对免疫分子膜制备的影响 | 第36-37页 |
·免疫最佳反应条件的探索 | 第37页 |
·温度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 第37页 |
·酸度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 第37页 |
·固定抗体膜与固定抗原膜对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不同SAMs对免疫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巯基十一酸自组膜免疫传感器的性能 | 第39-42页 |
·巯基十一酸自组膜免疫传感器的电位响应 | 第39-40页 |
·巯基十一酸自组膜免疫传感器的响应时间 | 第40页 |
·巯基十一酸自组膜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 | 第40-41页 |
·巯基十一酸自组膜免疫传感器的再生及电极寿命 | 第41-42页 |
·半胱氨酸自组膜免疫传感器的性能 | 第42-48页 |
·使用碳二亚胺法与戊二醛交联法制备半胱氨酸自组膜免疫传感器的比较 | 第43-44页 |
·戊二醛交联法固定抗体各步骤的电位测定 | 第44-45页 |
·半胱氨酸自组膜免疫传感器的电位响应性能 | 第45页 |
·半胱氨酸自组膜免疫传感器的响应时间 | 第45-46页 |
·半胱氨酸自组膜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 | 第46页 |
·半胱氨酸自组膜免疫传感器的再生 | 第46-48页 |
4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Abstract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56页 |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