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8页 |
1.1 概述 | 第9-10页 |
1.2 茶多酚的化学组成与结构、性质及应用 | 第10-13页 |
1.2.1 茶多酚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 第10-11页 |
1.2.2 茶多酚的性质 | 第11页 |
1.2.3 茶多酚的应用 | 第11-13页 |
1.3 咖啡碱的化学组成与结构、性质及应用 | 第13-14页 |
1.4 茶多酚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 第15-16页 |
1.6 本文完成的工作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茶叶提取液的超滤工艺研究 | 第18-22页 |
2.1 膜分离技术 | 第18页 |
2.2 超滤概述 | 第18页 |
2.3 实验 | 第18-19页 |
2.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18-19页 |
2.3.2 中空纤维膜组件的主要性能 | 第19页 |
2.3.3 试验方法 | 第19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19-21页 |
2.5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阶段洗脱吸附层析法制备茶多酚过程研究 | 第22-48页 |
3.1 吸附层析技术概述 | 第22-24页 |
3.1.1 大孔吸附树脂的性质 | 第22页 |
3.1.2 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原理 | 第22-23页 |
3.1.3 影响吸附和洗脱的因素 | 第23-24页 |
3.1.4 吸附树脂的应用 | 第24页 |
3.2 实验 | 第24-26页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4-25页 |
3.2.2 实验试液的配制 | 第25-26页 |
3.3 分析方法 | 第26-29页 |
3.3.1 中性条件下茶多酚的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3.3.2 中性条件下咖啡碱的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3.3.3 儿茶素的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3.4 吸附树脂的筛选 | 第29-31页 |
3.4.1 吸附树脂筛选原理 | 第29-30页 |
3.4.2 吸附树脂筛选实验 | 第30页 |
3.4.3 XAD-7树脂吸附等温线的绘制 | 第30-31页 |
3.5 洗脱剂的筛选 | 第31-36页 |
3.5.1 选择洗脱剂的目的及依据 | 第31-32页 |
3.5.2 洗脱剂的洗脱性能 | 第32-33页 |
3.5.3 2mol·L~(-1)α酸溶液作为洗脱剂的可行性研究 | 第33-34页 |
3.5.4 酸性条件下茶多酚的含量测定 | 第34-35页 |
3.5.5 酸性条件下咖啡碱的含量测定 | 第35-36页 |
3.6 吸附工艺研究 | 第36-43页 |
3.6.1 XAD-7柱吸附茶多酚过程传质模型的建立 | 第36-38页 |
3.6.2 柱吸附过程的计算及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38-43页 |
3.7 阶段洗脱工艺研究 | 第43-46页 |
3.7.1 第一阶段洗脱条件 | 第43-44页 |
3.7.2 水洗条件 | 第44页 |
3.7.3 第二阶段洗脱条件 | 第44-46页 |
3.7.4 阶段洗脱性能 | 第46页 |
3.8 茶多酚产品的制备 | 第46页 |
3.9 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咖啡碱粗品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48-51页 |
4.1 概述 | 第48页 |
4.2 实验 | 第48页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8页 |
4.2.2 分析方法 | 第48页 |
4.3 吸附树脂的筛选 | 第48-49页 |
4.4 吸附工艺研究 | 第49-50页 |
4.4.1 吸附透过曲线的绘制 | 第49页 |
4.4.2 吸附工艺实验 | 第49-50页 |
4.5 咖啡碱粗品的制备 | 第50页 |
4.6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