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材料试验机与试验仪器论文--无损探伤仪器论文

通过式轨道车辆车轮无损检测装置的研究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1-4页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轨道车辆车轮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第11-14页
     ·静态检测第11-13页
       ·磁粉探伤第12页
       ·超声波探伤第12-13页
     ·动态检测技术第13-14页
   ·电磁超声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4-17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车轮踏面损伤的损伤形式及扩展规律第18-25页
   ·车轮踏面的损伤原因及形式第18-21页
     ·踏面裂纹第18-19页
     ·踏面的磨损第19页
     ·踏面剥离第19-20页
     ·踏面擦伤第20-21页
   ·裂纹的扩展规律第21-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通过式轨道车辆车轮检测电磁超声装置的设计第25-43页
   ·电磁超声的激发机制第25-28页
     ·洛仑茨力机制原理第25-26页
     ·磁致伸缩力机制原理第26-28页
   ·选择电磁超声波型第28-30页
     ·纵波波型第28页
     ·横波波型第28-29页
     ·表面波波型第29页
     ·Lamb波波型第29-30页
     ·电磁超声的波型选择第30页
   ·通过式轨道车辆车轮检测电磁超声装置设计第30-42页
     ·车轮的电磁超声动态检测原理第30-31页
     ·电磁超声表面波换能器的设计第31-37页
       ·电磁超声换能器发射和接收方式的设计第31-33页
       ·线圈的设计第33-34页
       ·磁铁的选择第34-37页
       ·激磁场设计第37页
     ·电磁超声检测装置的主电路设计第37-40页
       ·高频发射单元第38-39页
       ·接收单元第39-40页
     ·设计辅助机械系统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电磁超声换能器换能数学模型第43-50页
   ·电磁产生的电、磁、波耦合理论第43-46页
     ·虎克定律与微观运动方程第43-44页
     ·电磁超声耦合一般方程第44-45页
     ·固体中声波的波动方程第45-46页
   ·铁磁性材料的换能模型第46-49页
     ·洛仑茨力第46-48页
     ·磁致伸缩力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电磁超声换能器发射场的有限元仿真第50-72页
   ·有限元仿真软件介绍第50-51页
   ·仿真方案确定第51-52页
   ·静磁场仿真第52-65页
     ·永磁体磁化结果仿真第53-57页
       ·研究永磁体的高度对踏面表面磁感应强度的影响第54-56页
       ·提离值对踏面表面的磁感应强度的影响第56-57页
     ·直流电磁铁磁化结果仿真第57-61页
       ·研究直流电磁铁激磁电流大小对踏面表面磁感应强度的影响第58-59页
       ·提离值对踏面表面的磁感应强度的影响第59-61页
     ·交流电磁体静磁场仿真第61-64页
       ·研究交流电磁铁激磁电流频率对踏面表面磁感应强度的影响第61-62页
       ·研究交流电磁铁的激磁电流大小对踏面表面磁感应强度的影响第62-63页
       ·提离值对踏面表面的磁感应强度的影响第63-64页
     ·静磁场仿真结论第64-65页
   ·涡流场仿真第65-69页
     ·对设计状态涡流场仿真第65-67页
     ·集肤层涡流密度大小受激发电流幅值大小的影响第67-68页
     ·集肤层涡流密度大小受提离值的影响第68-69页
   ·力分布场仿真第69-70页
   ·波动场仿真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J2EE的合升创展医药公司管理信息系统
下一篇:江陵凹陷构造特征形成演化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