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嵌入式CORBA的可配置框架研究与实现

第一章 引言第1-11页
   ·课题背景第9页
   ·课题综述第9-10页
   ·章节安排第10-11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第11-35页
   ·CORBA 简介第11-26页
     ·CORBA 的含义第11页
     ·CORBA 的技术来源第11-13页
       ·CORBA 的基本思想第11-12页
       ·远程过程调用RPC 与CORBA第12-13页
     ·CORBA 的其他优点第13-14页
     ·概念和术语第14-15页
     ·CORBA 的主要内容第15-21页
       ·ORB 核心第16-17页
       ·IDL 语言和语言映射第17-19页
       ·存根和框架第19页
       ·动态调用第19页
       ·对象适配器第19-20页
       ·接口仓库和实现仓库第20-21页
       ·ORB 之间的互操作第21页
     ·请求调用第21-23页
       ·一般请求流第21-22页
       ·引用和代理第22-23页
     ·CORBA 应用程序的一般开发过程第23-24页
     ·DeltaCORBA 简介第24-26页
   ·软件无线电和SCA 简介第26-33页
     ·软件无线电技术简介第26-27页
     ·SCA 概述第27页
     ·SCA 的软件体系结构第27-31页
     ·核心框架在SCA 中的作用第31-32页
     ·基于SCA 的应用系统的开发第32-33页
   ·XML 语言简介第33-35页
     ·XML 概述第33页
     ·CORBA 和XML 是互补的技术第33-35页
第三章 国内外现状、趋势第35-39页
   ·嵌入式环境对基于CORBA 的框架技术的需求第35-36页
   ·国外现状分析第36-38页
   ·国内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第38-39页
第四章 嵌入式系统下可配置系统管理框架的设计与实现第39-77页
   ·需求分析第39-40页
   ·可配置系统管理框架的设计思想第40-41页
   ·系统环境第41-42页
     ·硬件环境第41-42页
     ·软件环境第42页
   ·可配置系统管理框架的开发流程第42页
   ·系统设计与实现第42-76页
     ·系统中的IDL 接口设计第42-53页
       ·LifeCycle 接口设计第42-44页
       ·Resource 接口设计第44-46页
       ·ResourceFactory 接口设计第46-47页
       ·Device 接口设计第47-50页
       ·Application 接口设计第50-51页
       ·Domainmanager 接口设计第51-53页
       ·IDL 接口关系图第53页
     ·XML 配置文件第53-65页
       ·系统中的XML 配置文件及DTD 文件简介第53-55页
       ·domainmanager.dtd 及对应的XML 配置文件第55-57页
       ·device.dtd 及对应的XML 配置文件第57-59页
       ·resource.dtd 及对应的XML 配置文件第59-61页
       ·application.dtd 及对应的XML 配置文件第61-65页
     ·实现CORBA 对象的C++伺服类第65-73页
       ·DomainManager 接口实现第65-68页
       ·ResourceFactory 接口实现第68-69页
       ·Device 接口实现第69-71页
       ·Application 接口实现第71-72页
       ·Resource 接口实现第72页
       ·系统中的辅助函数及其实现第72-73页
     ·实现服务器程序的main 函数第73-74页
     ·编译、链接服务器程序代码并运行服务器程序第74页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第74-76页
       ·IDL 文件中的数据结构设计第74-76页
       ·数据结构与软件模块的关系第76页
   ·C++作为系统管理框架的程序设计语言第76-77页
第五章 测试与结论第77-79页
   ·引言第77页
   ·可配置系统管理框架的单元测试第77页
   ·可配置系统管理框架的系统测试第77-78页
   ·测试结论第78-79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79-81页
   ·课题总结第79页
   ·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
 一、个人简历第83页
 二、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3页
 三、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报业与区域发展互动研究
下一篇:博客:打开话语权垄断的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