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电力线通信概述 | 第9-12页 |
| ·电力线通信系统简介 | 第9-10页 |
| ·电力线通信与其他通信方式的比较 | 第10-12页 |
| ·电力线通信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电力线通信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电力线通信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电力线通信国际组织或标准 | 第15-17页 |
| ·本文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第17-18页 |
| 第2章 电力线通信信道特性与建模 | 第18-37页 |
| ·信道阻抗与信道衰减 | 第18-20页 |
| ·信道阻抗 | 第18-19页 |
| ·信道衰减 | 第19-20页 |
| ·电磁兼容性问题 | 第20-22页 |
| ·与无线业务的兼容性 | 第20-21页 |
| ·不同PLC系统的兼容性 | 第21-22页 |
| ·电力线的噪声特性与建模 | 第22-29页 |
| ·电力线的噪声特性与分类 | 第22-24页 |
| ·背景噪声模型 | 第24页 |
| ·窄带噪声模型 | 第24-25页 |
| ·脉冲噪声模型 | 第25-27页 |
| ·常用家用电器噪声辐射级别 | 第27-29页 |
| ·电力线通信系统调制方式比较 | 第29-30页 |
| ·电力线信道数学模型 | 第30-33页 |
| ·电力线信道通用模型 | 第31-32页 |
| ·电力线信道简化模型 | 第32-33页 |
| ·电力线通信信道容量 | 第33-36页 |
| ·电力线信道的仙农定理 | 第33-34页 |
| ·电力线参考信道的信道容量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3章 电力线通信OFDM方案设计及其仿真 | 第37-47页 |
| ·OFDM技术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 第37-38页 |
| ·OFDM的基本原理与数学表示 | 第38-41页 |
| ·OFDM的基本原理 | 第38-40页 |
| ·OFDM的数学表示 | 第40-41页 |
| ·OFDM技术的特点 | 第41-43页 |
| ·OFDM技术的优点 | 第41-42页 |
| ·OFDM技术的缺点 | 第42-43页 |
| ·OFDM技术的峰均比问题 | 第43页 |
| ·电力线通信OFDM方案 | 第43-46页 |
| ·整体描述 | 第43-44页 |
| ·卷积编码和Viterbi译码 | 第44-45页 |
| ·交织与解交织 | 第45-46页 |
| ·子载波调制与解调 | 第46页 |
| ·循环前缀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4章 基于OFDM的电力线通信系统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47-61页 |
| ·系统仿真模型与仿真条件 | 第47-48页 |
| ·噪声仿真 | 第48-50页 |
| ·背景噪声的仿真分析 | 第48-49页 |
| ·脉冲噪声的仿真分析 | 第49-50页 |
| ·电力线参考信道模型仿真 | 第50-54页 |
| ·电力线参考信道的仿真比较 | 第50-53页 |
| ·信道衰减与电缆长度的关系 | 第53-54页 |
| ·电力线信道容量分析与仿真 | 第54-56页 |
| ·电力线信道容量界与电力线长度的关系仿真 | 第54-55页 |
| ·电力线参考信道容量仿真 | 第55-56页 |
| ·OFDM子载波调制方式比较 | 第56-59页 |
| ·信道编码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5页 |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1-62页 |
| ·研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62-63页 |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