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叶、沙棘茶和绿茶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6页 |
·沙棘的种类和分布 | 第9-10页 |
·沙棘叶中主要化学成分 | 第10-11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0页 |
·酚类 | 第10页 |
·萜类和甾体类化合物 | 第10页 |
·鞣质 | 第10-11页 |
·多糖类 | 第11页 |
·蛋白质和氨基酸 | 第11页 |
·维生素类 | 第11页 |
·SOD | 第11页 |
·微量元素 | 第11页 |
·其他 | 第11页 |
·沙棘叶的生理功能 | 第11-13页 |
·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 | 第12页 |
·对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 | 第12页 |
·抗突变、抗肿瘤作用 | 第12页 |
·对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的作用 | 第12页 |
·抑菌作用 | 第12-13页 |
·抗溃疡作用 | 第13页 |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 第13页 |
·润肠通便作用 | 第13页 |
·利肺化痰、止咳平喘作用 | 第13页 |
·沙棘叶的利用价值 | 第13-14页 |
·沙棘叶的饲用价值 | 第13-14页 |
·沙棘叶的医药用途 | 第14页 |
·沙棘茶的研制 | 第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7页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16-17页 |
·材料 | 第16页 |
·试剂 | 第16页 |
·仪器 | 第16-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7-27页 |
·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17页 |
·灰分含量的测定 | 第17-18页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18页 |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 第18页 |
·总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18-19页 |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 第19-20页 |
·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 第20-22页 |
·维生素B_6含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维生素A、D_3、E含量的测定 | 第23-24页 |
·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咖啡因含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54页 |
·水分含量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27页 |
·粗灰分含量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27-28页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28-29页 |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29-30页 |
·总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30-31页 |
·葡萄糖标准曲线 | 第30页 |
·总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分析 | 第30-31页 |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31-32页 |
·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32-33页 |
·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33-35页 |
·矿质元素标准曲线 | 第33页 |
·矿质元素含量的比较分析 | 第33-35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35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35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35页 |
·维生素B_6含量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35-36页 |
·维生素A、D_3、E含量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36-40页 |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 第36-37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37页 |
·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及检出限 | 第37-38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38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38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38-39页 |
·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总多酚含量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40-43页 |
·样品预处理方法的确定 | 第40-41页 |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 第41-42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42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42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42页 |
·实验结果 | 第42-43页 |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43-46页 |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 第43-44页 |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 第44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44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44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44-45页 |
·实验结果 | 第45-46页 |
·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46-50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46页 |
·甲醇比例的选择 | 第46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46页 |
·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及检出限 | 第46-47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47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47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47-48页 |
·实验结果 | 第48-50页 |
·咖啡因含量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50-54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50页 |
·流动的选择 | 第50-51页 |
·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及检出限 | 第51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51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51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51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 | 第52-54页 |
4 讨论 | 第54-55页 |
5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个人简介 | 第60-61页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61-62页 |
第二导师简介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