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益林若干问题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1 公益林分类 | 第11-17页 |
| ·公益林分类的概念 | 第12页 |
| ·公益林分类原则 | 第12-13页 |
| ·综合决策原则 | 第12-13页 |
| ·动态性原则 | 第13页 |
| ·环境合理性原则 | 第13页 |
| ·经济可行性原则 | 第13页 |
| ·引进市场机制的原则 | 第13页 |
| ·生态公益林分类的要求 | 第13-14页 |
| ·生态公益分类因素 | 第14页 |
| ·生态公益林分类标志 | 第14页 |
| ·目前存在的生态公益林类型 | 第14-15页 |
| ·按收益的多少划分 | 第14-15页 |
| ·按权属划分 | 第15页 |
| ·按管理级次划分 | 第15页 |
| ·保护程度划分 | 第15页 |
| ·经营状况划分 | 第15页 |
| ·根据森林的主导功能进行的划分 | 第15页 |
| ·生态公益林分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 ·孤立发展的公益林业 | 第15-16页 |
| ·分类的参与者问题 | 第16页 |
| ·分类的可操作性问题 | 第16页 |
| ·经济适应性问题 | 第16-17页 |
| ·生态公益林分类 | 第17页 |
| 2 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评价 | 第17-25页 |
| ·国内外有关公益林生态效益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8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 ·公益林效益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及主要采用的方法 | 第19-22页 |
| ·以生态学为主要理论依据的计量评价研究 | 第19-20页 |
| ·以生态学为理论依据的计量评价方法 | 第20页 |
| ·以经济学为主要理论依据的计量评价研究 | 第20-21页 |
| ·以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计量评价方法 | 第21-22页 |
|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 第22-24页 |
| ·替代的合理性问题 | 第22页 |
| ·结果的可加性问题 | 第22-23页 |
| ·评价的可行性问题 | 第23页 |
| ·评价研究的尺度问题 | 第23页 |
| ·评价的动态性问题 | 第23页 |
| ·评价方法的通用性问题 | 第23-24页 |
| ·主观因素的影响 | 第24页 |
| ·公益林效益评价有关探讨 | 第24-25页 |
| 3 生态公益林补偿 | 第25-35页 |
|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 | 第25-29页 |
| ·建立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 第25-28页 |
| ·征收生态税 | 第28-29页 |
| ·确立补偿标准 | 第29-33页 |
| ·影响因素 | 第29-30页 |
| ·补偿主体 | 第30-31页 |
| ·确定补偿的数量 | 第31-33页 |
| ·补偿资金的使用 | 第33-35页 |
| ·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使用原则 | 第33-34页 |
| ·如何使用补偿资金 | 第34-35页 |
| 4 南平市生态公益林建设分析 | 第35-39页 |
| ·南平市基本情况 | 第35-36页 |
| ·森林资源概况 | 第35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5-36页 |
| ·南平市生态公益林建设状况 | 第36-37页 |
| ·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 | 第36-37页 |
| ·各类生态公益林分布状况 | 第37页 |
| ·南平生态公益林总体布局 | 第37页 |
| ·南平市公益林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 第37-39页 |
| ·经营管理有待完善 | 第37-38页 |
| ·完善评价体系 | 第38-39页 |
| 5 小结 | 第39-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