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形态学论文

海产腹足类性畸变现象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

摘要第1-6页
目录第6-10页
缩略词表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第一节 有机锡化合物与海产腹足类的性畸变现象第12-18页
  1 有机锡化合物污染的危害第12-13页
  2 性畸变现象研究的进展第13-17页
  3 用海产腹足类的性畸变现象监测有机锡化合物的污染第17页
  4 限定有机锡化合物使用的法规第17-18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第18-22页
  1 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方法的意义第18页
  2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其意义第18-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第22-24页
  1 采样区域和站点第22页
  2 采样时间第22页
  3 采样方法第22-24页
 第二节 样品的处理与观测第24-25页
  1 预处理第24页
  2 形态解剖学研究第24-25页
  3 组织学研究第25页
 第三节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第25-26页
  1 图的制作第25页
  2 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第25-26页
第三章 结果第26-67页
 第一节 骨螺科性畸变种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第26-36页
  1 疣荔枝螺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第26-27页
  2 疣荔枝螺卵囊的研究第27-28页
  3 疣荔枝螺性腺生殖周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第28-34页
  4 褐棘螺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第34-36页
  5 焦棘螺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第36页
  6 浅缝骨螺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第36页
 第二节 蛾螺科性畸变种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第36-41页
  1 方斑东风螺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第37-38页
  2 波部东风螺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第38-39页
  3 Babylonia ambulacrum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第39页
  4 甲虫螺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第39-41页
 第三节 宝贝科性畸变种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第41-42页
  1 阿文绶贝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第41-42页
 第四节 芋螺科性畸变种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第42-67页
  1 桶形芋螺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第42-67页
第四章 讨论第67-79页
 第一节 疣荔枝螺第67-71页
  1 性畸变现象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结果的探讨第67-68页
  2 卵囊第68-69页
  3 生殖周期第69-71页
 第二节 东风螺属第71-72页
  1 方斑东风螺第71-72页
  2 东风螺种群受到威胁第72页
 第三节 甲虫螺第72-73页
 第四节 三种前鳃亚纲腹足类雄性个体和性畸变个体输精管和阴茎的比较第73-74页
 第五节 生物指示种第74-76页
  1 疣荔枝螺第74-75页
  2 东风螺第75页
  3 辅助的生物指示种第75-76页
 第六节 海产腹足类雌雄两性及其性畸变个体的生殖系统在解剖学和组织学上的异同点第76-77页
 第七节 启示第77-79页
第五章 结语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8页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磁技术在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酒泉中学化学探究学习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