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8-10页 |
| 第二章 诱发电位概述 | 第10-17页 |
| ·诱发电位定义 | 第10-11页 |
| ·导连描述方法 | 第11-13页 |
| ·诱发电位的研究分类 | 第13页 |
| ·诱发电位成分概述 | 第13-17页 |
| 第三章 诱发电位单次提取 | 第17-26页 |
| ·平均化方法及诱发电位的单次提取 | 第17-18页 |
| ·诱发电位单次提取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 ·诱发电位提取技术进展 | 第19-26页 |
| ·维纳滤波 | 第19-21页 |
| ·自适应滤波 | 第21-22页 |
| ·非线性自适应滤波 | 第22-23页 |
|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第23页 |
| ·小波变换法 | 第23-25页 |
| ·神经网络方法 | 第25-26页 |
| 第四章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 第26-37页 |
|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数学根据 | 第26-31页 |
| ·函数逼近与内插 | 第26-27页 |
| ·正则化方法 | 第27-30页 |
| ·正则化网络 | 第30-31页 |
|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结构 | 第31-33页 |
| ·径向基函数的讨论以及在应用中的优化 | 第33-35页 |
| ·径向基函数的一些变形 | 第33-34页 |
| ·归一化径向基函数 | 第34-35页 |
|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学习 | 第35-37页 |
| 第五章 归一化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用于单次提取诱发电位 | 第37-49页 |
| ·归一化径向基函数实现单次提取原理 | 第37-38页 |
| ·计算机仿真实验 | 第38-43页 |
| ·实验数据的构造 | 第39-40页 |
| ·去噪能力的比较 | 第40-42页 |
| ·对突变信号的跟踪性能 | 第42-43页 |
| ·对强噪声信号的处理能力 | 第43页 |
|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真实VEP的处理 | 第43-47页 |
| ·实验数据的采集 | 第43-44页 |
| ·处理方法的讨论 | 第44-45页 |
| ·视觉诱发电位分析 | 第45-47页 |
| ·归一化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处理脑电信号的局限 | 第47-49页 |
| 第六章 固定位置区域提示下视觉注意范围等级的ERP研究 | 第49-57页 |
| ·程序与任务 | 第49页 |
| ·处理方法的讨论 | 第49-51页 |
| ·对魏教授论文的验证 | 第51-52页 |
| ·固定位置提示下注意范围等级对P300的影响 | 第52-57页 |
| 结论 | 第57-6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