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323协议的IP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 ·课题背景 | 第6-7页 |
| ·视频会议历史以及国外研究情况 | 第7-9页 |
| ·国内研究使用情况 | 第9-10页 |
| ·未来视频会议的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 ·本文所作的工作 | 第11-12页 |
|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2-13页 |
| 第2章 视频会议运行环境相关协议简介 | 第13-23页 |
| ·体系结构 | 第13-18页 |
| ·网际协议(IP) | 第15-16页 |
| ·传输控制协议(TCP) | 第16-17页 |
|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 第17-18页 |
| ·TCP和UDP | 第18页 |
| ·关于组播 | 第18-22页 |
| ·组播技术的产生 | 第18-19页 |
| ·组播IP地址 | 第19页 |
| ·IP组播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 第19-20页 |
| ·组播路由的分类 | 第20页 |
| ·组播成员管理协议IGMP | 第20-21页 |
| ·组播路由协议 | 第21页 |
| ·组播应用与开发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标准的H.323体系结构和通讯过程的建立 | 第23-33页 |
| ·H.323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23-28页 |
| ·终端(Terminal) | 第24页 |
| ·网关(Gateway) | 第24-25页 |
| ·关守(Gatekeeper) | 第25-26页 |
| ·多点控制单元(MCU) | 第26-28页 |
| ·H.323组件间的通信建立 | 第28-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3-43页 |
| ·视频会议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 | 第35-39页 |
| ·系统的结构和总体设计 | 第35-36页 |
| ·各部分之间的通信过程 | 第36-39页 |
| ·视频会议系统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40页 |
| ·视频会议系统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 第40-42页 |
| ·本章小节 | 第42-43页 |
| 第5章 数据流传输的实现 | 第43-58页 |
| ·RTP传输的实现 | 第44-51页 |
| ·关于RTP协议 | 第44-46页 |
| ·基于RTP协议的传输的实现 | 第46-51页 |
| ·网络接口模块的实现 | 第51-57页 |
| ·IP组播实现方案 | 第53页 |
| ·多点通信分类 | 第53-55页 |
| ·多点通信与组播接口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6章 系统运行测试 | 第58-62页 |
| ·视频会议系统的运行结果 | 第58-61页 |
| ·客户端运行界面 | 第58-59页 |
| ·服务器运行界面 | 第59页 |
| ·测试情况 | 第59-61页 |
| ·本章小节 | 第61-62页 |
| 第7章 结束语 | 第62-63页 |
| ·总结 | 第62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附录1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