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嵌入式通信软件平台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6页
   ·课题的来源及目的第9页
   ·课题的意义第9-10页
   ·课题在国内外的概况第10-13页
   ·研究工作简介第13-14页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14-16页
第2章 关于面向对象技术第16-25页
   ·面向对象技术简介第16-18页
   ·面向对象设计模式第18-20页
   ·软件应用框架第20-22页
   ·框架与模式在软件平台中的运用第22-24页
   ·本章小节第24-25页
第3章 平台的体系结构及介绍第25-31页
   ·平台的体系结构第25-27页
   ·平台各组件层介绍第27-29页
     ·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接口第27页
     ·操作系统适配层第27页
     ·C++包装外观层第27-28页
     ·框架层第28-29页
   ·平台的功能与特点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平台核心设计模式第31-42页
   ·战略模式第31-39页
     ·反应堆模式(Reactor Pattern)第31-33页
     ·接受器模式(Acceptor Pattern)第33-35页
     ·主动对象模式(Active Object Pattern)第35-37页
     ·服务配置器模式(Service Configurator Pattern)第37-39页
   ·战术模式第39-40页
   ·模式语言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相关设计策略第42-49页
   ·有限状态机FSM第42-46页
     ·FSM的switch #case实现方式第42-43页
     ·FSM的表格驱动实现方式第43-45页
     ·FSM的面向对象实现方式第45-46页
   ·协议框架模型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6章 平台的具体应用第49-55页
   ·协议实现第49页
   ·封装硬件的变化性第49-50页
   ·兼容老系统第50-51页
   ·主备倒换第51-52页
   ·并发逻辑的透明融合第52页
   ·可靠性第52-53页
   ·可测试性第53页
   ·效率考虑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落叶松枯梢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
下一篇:苗圃化学除草与化控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