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2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图像建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统计建模方法 | 第13-15页 |
·正则化空间的几何图像模型方法 | 第15-16页 |
·几何多尺度建模方法 | 第16-17页 |
·多重分形建模方法 | 第17-18页 |
·图像视觉感知建模方法 | 第18-20页 |
·图像建模方法的比较 | 第20-23页 |
·课题来源 | 第23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论文的组织 | 第23页 |
·论文的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第23-25页 |
2 图像恢复中的TV模型研究 | 第25-45页 |
·有界变差函数的基本理论 | 第25-27页 |
·TV模型的基本形式 | 第27-28页 |
·主TV模型 | 第27页 |
·对偶TV模型 | 第27-28页 |
·TV模型的数值解方法 | 第28-31页 |
·扩展TV模型 | 第31-32页 |
·基于图的数字TV模型与新型梯度倒数滤波器 | 第32-41页 |
·标量图像的数字TV模型 | 第32-34页 |
·向量图像的数字TV模型 | 第34-35页 |
·新型梯度倒数滤波器(NGIW-Filter)的设计 | 第35-38页 |
·实验结果 | 第38-41页 |
·基于分数阶奇异性提取的耦合TV恢复模型 | 第41-44页 |
·主要思想 | 第41-42页 |
·分数阶导数奇异性提取模型 | 第42-43页 |
·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3 基于半二次规整化的图像恢复与分割变分模型及其算法研究 | 第45-64页 |
·图像恢复的变分模型 | 第45-51页 |
·贝叶斯模型与变分模型的统一性 | 第46-47页 |
·变分模型与鲁棒性估计的统一性 | 第47-49页 |
·基本形式及其几何解释 | 第49页 |
·变分模型的优化与计算策略 | 第49-51页 |
·半二次规整化方法 | 第51-57页 |
·基本原理 | 第51页 |
·位势函数ψ的选择模型 | 第51-56页 |
·半二次规整化的算法描述 | 第56-57页 |
·半二次规整化方法的物理本质 | 第57页 |
·基于目标与边缘的耦合变分模型 | 第57-60页 |
·简化Mumford-Shan的非凸泛函逼近 | 第57-58页 |
·能量泛函的推广与改进 | 第58-59页 |
·自由参数组(λ,ε,γ)的估计 | 第59-60页 |
·数值实验结果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4页 |
4 图像分割中Mumford-Shah模型研究 | 第64-86页 |
·基本概念 | 第64-65页 |
·Mumford-Shah模型及其主动视觉机制 | 第65-66页 |
·Mumford-Shah模型的数值逼近 | 第66-70页 |
·基于ENO格式和预测校正格式的新水平集算法 | 第70-75页 |
·模型分析 | 第70页 |
·水平集算法 | 第70-73页 |
·实验结果 | 第73-75页 |
·面向彩色图像的耦合变分模型 | 第75-82页 |
·彩色图像Mumford-Shah模型的已知结果 | 第75-76页 |
·彩色图像耦合变分模型 | 第76-82页 |
·实验结果 | 第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6页 |
5 基于结构和纹理的图像修补建模、算法与应用 | 第86-115页 |
·图像修补的特殊性 | 第86-87页 |
·图像修补的方法论 | 第87-89页 |
·图像修补与视觉心理学 | 第87-88页 |
·非纹理图像局部修补的一般准则 | 第88-89页 |
·结构修补 | 第89-93页 |
·纹理合成 | 第93-94页 |
·基于结构与纹理分治策略的图像修补 | 第94-101页 |
·分治策略 | 第94-95页 |
·算法细节 | 第95-99页 |
·修补结果 | 第99-101页 |
·图像修补的应用 | 第101-113页 |
·基于图的数字全变差模型的带噪图像任意精度放大 | 第101-106页 |
·视频通信中基于纹理匹配与边缘勾连的错误隐匿方法 | 第106-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6 景像匹配实时图的仿真生成及地面景像图的多重分形分析 | 第115-13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5-116页 |
·数字景像图仿真生成的建模与仿真 | 第116-124页 |
·能量传递路径与辐射模型 | 第116-117页 |
·LOWTRAN-7的四次调用 | 第117-118页 |
·图像增强型CCD相机模型 | 第118-120页 |
·仿真流程 | 第120-121页 |
·SMRT-SS软件的实现 | 第121-124页 |
·地面景像图的多重分形分析 | 第124-132页 |
·图像多重分形分解的基本理论 | 第124-129页 |
·地面景像图的多重分形分解与重构 | 第129-132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4页 |
7 基于图像视觉感知模型的数字水印技术 | 第134-149页 |
·图像视觉感知模型的数字水印基本框架 | 第135页 |
·用多数字基整数实现小波域的多重水印嵌入 | 第135-141页 |
·小波变换域的视觉感知模型 | 第135-136页 |
·多数字基整数 | 第136-137页 |
·多重数字水印方案 | 第137-139页 |
·实验结果与结论 | 第139-141页 |
·基于图像内容的脊波域数字水印模型和统计性能研究 | 第141-148页 |
·脊波变换 | 第141-142页 |
·脊波域的图像视觉感知模型 | 第142-144页 |
·脊波域数字水印方案 | 第144页 |
·数字水印统计分析 | 第144-145页 |
·实验结果 | 第145-148页 |
·本章小结 | 第148-149页 |
结束语 | 第149-152页 |
致谢 | 第152-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66页 |
曾承担和正承担的课题 | 第166页 |
攻读博士期间曾获得的奖励 | 第166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按时间排序) | 第166-168页 |
正在审理中的稿件 | 第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