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8页 |
| 第一部分 “配给券市场社会主义”蓝图产生的背景及内容分析 | 第8-16页 |
| 一、 背景 | 第8-9页 |
| 二、 内容分析 | 第9-16页 |
| 1 蓝图的描述 | 第9-11页 |
| 2 蓝图的合理性 | 第11-13页 |
| 3 蓝图的乌托邦性 | 第13-16页 |
| 第二部分 “配给券市场社会主义”蓝图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16-30页 |
| 一、 蓝图的产生是西方经济理论嬗变的结果 | 第16-27页 |
| 1 以效率为目标的“理想经济世界”及其困境 | 第16-21页 |
| 2 计划是理想市场走出困境的途径 | 第21-26页 |
| 3 蓝图的产生适应历史的需要 | 第26-27页 |
| 二、 蓝图的产生是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 | 第27-30页 |
| 第三部分 “配给券市场社会主义”蓝图的价值分析 | 第30-34页 |
| 一、 罗默市场理论的参考价值 | 第30页 |
| 二、 罗默计划理论的范本作用 | 第30-31页 |
| 三、 罗默效率措施的借鉴意义 | 第31-32页 |
| 四、 罗默公平原则的可选择性 | 第32-34页 |
| 结束语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7-38页 |
| 后记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