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地基土地震液化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 0 前言 | 第1-9页 |
| 1 研究意义、现状与内容 | 第9-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2 现场、室内试验的分析研究 | 第14-21页 |
| ·黄河三角洲的概况及典型研究区域的界定 | 第14-16页 |
| ·现场、室内土工测试工作 | 第16-17页 |
| ·现场工作 | 第16页 |
| ·室内试验 | 第16-17页 |
| ·现场、室内试验的数据分析 | 第17-21页 |
| 3 地震动时程的建立 | 第21-30页 |
|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简述 | 第21-23页 |
| ·黄河口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 | 第23-26页 |
| ·地震动时程的建立 | 第26-30页 |
| 4 地基土的动力特性和液化的seed简化分析法 | 第30-51页 |
| ·概述 | 第30-31页 |
| ·试验方案的制定 | 第31-32页 |
| ·试验方案制定的依据 | 第31页 |
| ·试验方案 | 第31-32页 |
| ·共振柱试验 | 第32-36页 |
| ·共振柱试验过程 | 第32-33页 |
| ·变形特性的分析 | 第33-36页 |
| ·动三轴试验 | 第36-45页 |
| ·动三轴试验过程 | 第36页 |
| ·液化破坏标准的分析 | 第36-40页 |
| ·孔隙水压力上升规律的分析 | 第40-41页 |
| ·孔隙水压力上升模型的分析 | 第41-44页 |
| ·抗液化强度的分析 | 第44-45页 |
| ·基于Seed简化分析法的液化判别 | 第45-51页 |
| ·判别过程 | 第46-47页 |
| ·判别结果 | 第47-51页 |
| 5 地基土液化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 第51-68页 |
| ·土层反应分析法的发展、现状及本文选择的方法 | 第51-53页 |
| ·土体动力分析的过程 | 第53-61页 |
| ·动力运动方程 | 第53页 |
| ·Biot固结有限元方程 | 第53-59页 |
| ·Biot固结有限元方程的求解 | 第59-61页 |
| ·有限元计算参数的分析 | 第61-65页 |
| ·计算区域情况 | 第61页 |
| ·本构模型及其参数 | 第61-64页 |
| ·抗液化强度模型 | 第64-65页 |
| ·孔隙水压力上升模型 | 第65页 |
| ·地震波的输入 | 第65页 |
|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65-68页 |
| 6 结论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 附表 | 第76-91页 |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