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技术对已开发老油藏精细描述——以大庆葡南油田为例
第1章 绪论 | 第1-15页 |
·论文选题依据 | 第6-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2章 研究区情况概述 | 第15-25页 |
·勘探历程 | 第15-16页 |
·开发历程 | 第16-18页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8-19页 |
·地层及沉积背景 | 第19-25页 |
第3章 用高分辨三维地震技术对葡南油田的再描述 | 第25-58页 |
·精细构造描述 | 第25-31页 |
·层位标定 | 第25-27页 |
·利用三维体构造精细解释技术进行小构造解释 | 第27-28页 |
·构造解释成果 | 第28-31页 |
·精细断层描述 | 第31-41页 |
·利用多套数据体联合解释断层技术识别小断层 | 第31-33页 |
·断层分布特征 | 第33-34页 |
·葡一组小断层特征 | 第34-35页 |
·葡一组小断层的成因分析 | 第35-36页 |
·小断层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 第36-37页 |
·微小断层对生产井套管的影响 | 第37-40页 |
·今后油田开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40-41页 |
·含油砂体空间分布的描述 | 第41-58页 |
·基于模型的高分辨率薄互层反演 | 第41-42页 |
·GDI薄层砂岩储层预测 | 第42-47页 |
·模拟测井(伪测井) | 第47-50页 |
·砂体厚度预测 | 第50-53页 |
·EPS储层反演及综合预测 | 第53-58页 |
第4章 构造及沉积演化史研究 | 第58-85页 |
·构造演化史研究及认识 | 第58-66页 |
·构造发育史及地层特征 | 第58-59页 |
·古构造恢复方法 | 第59-61页 |
·构造演化特点 | 第61-64页 |
·葡一组构造演化特征 | 第64-66页 |
·沉积演化史特征 | 第66-80页 |
·盆地区域沉积演化特征 | 第66-71页 |
·葡一组沉积演化及沉积微相研究 | 第71-80页 |
·油藏发育与构造、沉积演化关系 | 第80-85页 |
·构造演化与沉积演化的关系 | 第80-81页 |
·生油与构造演化的关系 | 第81-82页 |
·储集层、盖层与沉积演化的关系 | 第82-83页 |
·油气聚集与构造演化的关系 | 第83-85页 |
第5章 新发现的圈闭评价及油田外扩潜力研究 | 第85-99页 |
·圈闭综合地质评价 | 第85-92页 |
·圈闭评价方法 | 第85-87页 |
·圈闭评价结果 | 第87-92页 |
·新增圈闭及扩边开发效果 | 第92-99页 |
·新增圈闭的开发部署 | 第92-96页 |
·钻井和生产情况 | 第96-97页 |
·开发指标测算结果 | 第97页 |
·经济指标测算结果 | 第97-99页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发表学术论文及个人简介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