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7页 |
·主动隔振的工程背景 | 第8-9页 |
·主动隔振技术概述 | 第9-13页 |
·控制器的发展动态 | 第10-12页 |
·前馈控制器和反馈控制器 | 第10页 |
·控制器中的控制律 | 第10-11页 |
·控制器的发展方向 | 第11-12页 |
·智能驱动器 | 第12-13页 |
·简短评述 | 第13页 |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3-16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基于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精密主动隔振平台设计 | 第17-27页 |
·隔振平台的设计 | 第17-19页 |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设计 | 第19-26页 |
·磁致伸缩现象 | 第19页 |
·Terfenol-D的基本特性 | 第19-20页 |
·空心交流电磁路的设计步骤 | 第20-24页 |
·偏置磁场的设计 | 第24页 |
·预压弹簧的选择 | 第24页 |
·驱动器设计图、几何尺寸及参数值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主动隔振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27-42页 |
·隔振平台的理论建模 | 第27-30页 |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0-34页 |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本构方程 | 第30页 |
·温度对Terfenol-D棒应变的影响 | 第30-31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1-34页 |
·基于PC机的测控系统研究 | 第34-41页 |
·测控系统的概述 | 第34-35页 |
·测控系统的构成 | 第35-41页 |
·硬件构成 | 第35-36页 |
·软件构成 | 第36-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主动隔振中的控制算法与仿真 | 第42-55页 |
·基于PID控制算法的主动隔振 | 第42-44页 |
·主动隔振试验研究 | 第44-50页 |
·主动隔振的数值仿真研究 | 第50-54页 |
·外扰力为单频和双频时的情形 | 第50-53页 |
·白噪声外扰力的情形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特性测试 | 第55-64页 |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静态特性研究 | 第55-57页 |
·频响特性 | 第57-58页 |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滞回特性与磁滞模型 | 第58-61页 |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动态阶跃响应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投寄)论文 | 第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0页 |
附图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