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概论 | 第10-25页 |
·过共晶铝硅合金的性能 | 第10-12页 |
·合金的铸造性能 | 第10页 |
·合金的机械性能 | 第10-11页 |
·合金的耐磨性 | 第11页 |
·合金的物理性能 | 第11-12页 |
·过共晶铝硅合金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变质细化的主要方法 | 第13-17页 |
·过共晶铝硅合金中初晶硅的细化变质 | 第13-14页 |
·共晶硅的细化变质 | 第14-16页 |
·共晶硅和初晶硅的双细化变质 | 第16-17页 |
·影响变质的主要因素 | 第17-19页 |
·变质温度的控制 | 第18页 |
·变质剂的加入方法 | 第18页 |
·变质前的精炼除气 | 第18-19页 |
·变质后静置时间的影响 | 第19页 |
·浇注温度 | 第19页 |
·冷却速度 | 第19页 |
·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特点 | 第19-20页 |
·过共晶铝硅合金的变质细化机理 | 第20-23页 |
·初晶硅的变质细化机理 | 第20页 |
·共晶硅的变质细化机理 | 第20-23页 |
·选题背景、研究内容与特色 | 第23-25页 |
·选题背景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本课题的特色之处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试验方案、试验材料及设备 | 第25-33页 |
·试验方案 | 第25-28页 |
·试验一:研究Cu-10%P变质处理对过共晶Al-Si合金初晶硅的影响规律 | 第25-26页 |
·试验二:Al-9%RE变质处理对Al-20%Si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26-27页 |
·试验三:研究不同变质工艺对各种(大)过共晶Al-Si合金的影响规律 | 第27页 |
·重熔性试验 | 第27-28页 |
·试验准备 | 第28-30页 |
·铝硅合金的准备 | 第28页 |
·变质剂的选择 | 第28-29页 |
·试验工艺 | 第29-30页 |
·试验设备 | 第30页 |
·性能测试试验 | 第30-33页 |
第三章 P-Cu和Al-RE变质处理对大过共晶Al-Si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33-54页 |
·五瓣星状初晶硅的生长机制 | 第33-35页 |
·P变质对Al-Si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5-41页 |
·温度820℃,不同P含量对Al-20%Si初晶硅平均直径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不同磷含量对Al-20%Si合金的初晶硅组织形貌影响及机理分析 | 第37-40页 |
·温度820℃下,用0.08%P变质后Al-20%Si合金在不同保温条件下的组织变化 | 第40-41页 |
·本节结论 | 第41页 |
·RE变质处理对Al-Si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41-49页 |
·稀土的变质温度对Al-Si合金晶体形貌的影响 | 第42-43页 |
·温度800℃下,不同RE含量对Al-20%Si合金初晶硅和共晶硅尺寸的影响 | 第43-45页 |
·不同稀土含量对铝硅合金共晶硅组织形貌影响及机理分析 | 第45-48页 |
·本节结论 | 第48-49页 |
·P和RE复合变质处理大过共晶Al-Si合金 | 第49-54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变质效果的重熔性 | 第51页 |
·变质效果的长效性 | 第51-53页 |
·检测分析 | 第53页 |
·本节结论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材料性能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54-62页 |
·室温机械性能与断口分析 | 第54-57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56页 |
·本节结论 | 第56-57页 |
·膨胀系数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页 |
·磨料磨损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62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59页 |
·磨损机理分析 | 第59-61页 |
·本节结论 | 第61-62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A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