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20页 |
第一章 经济法形式理性的维度与价值 | 第20-47页 |
第一节 制度维度的经济法形式理性 | 第20-34页 |
第二节 语言与符号维度的经济法形式理性 | 第34-39页 |
第三节 思维方式与技术维度的经济法形式理性 | 第39-47页 |
第二章 经济法的逻辑起点、基本命题与范畴 | 第47-75页 |
第一节 经济法的逻辑起点-集体理性 | 第47-56页 |
第二节 经济法逻辑起点的推演与例证 | 第56-62页 |
第三节 经济法命题的可证伪性 | 第62-68页 |
第四节 经济法的范畴体系 | 第68-75页 |
第三章 经济法的规范性-形式理性的静态分析 | 第75-96页 |
第一节 经济法规范性的解释与意义 | 第75-83页 |
第二节 经济法及其规范的构成 | 第83-90页 |
第三节 经济法规范性的弱化 | 第90-96页 |
第四章 经济法形式理性的优先性 | 第96-111页 |
第一节 经济法形式理性优先的意义与要求 | 第96-100页 |
第二节 经济法形式理性优先正当性的论证 | 第100-107页 |
第三节 经济法形式理性优先的相对性与限度 | 第107-111页 |
第五章 论经济法的自治与形式化 | 第111-133页 |
第一节 经济法自治的基本要求与动因 | 第111-118页 |
第二节 经济法自治的努力与途径 | 第118-126页 |
第三节 中国经济法的自治与形式化问题 | 第126-133页 |
第六章 经济法的开放性对形式化的否定 | 第133-149页 |
第一节 经济法开放性的阐释 | 第133-138页 |
第二节 经济法开放性对自治与形式化的矫正 | 第138-142页 |
第三节 经济法开放性对自治及形式化的否定 | 第142-144页 |
第四节 经济法开放性的限度及其与形式化的协调 | 第144-149页 |
第七章 经济法规则与事实的互动 | 第149-174页 |
第一节 经济法规则与事实的分离 | 第149-153页 |
第二节 经济法规则与事实互动条件之一-立法中的利益交换 | 第153-158页 |
第三节 经济法规则与事实互动条件之二-适用中的理解与共识 | 第158-163页 |
第四节 经济法规则与事实互动条件之三-适用的机制与技术 | 第163-174页 |
第八章 经济法形式理性的时空性 | 第174-200页 |
第一节 经济法产生的形式理性条件 | 第174-178页 |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中塑造的形式理性 | 第178-185页 |
第三节 WTO规则与经济法形式理性的新视野 | 第185-190页 |
第四节 经济法形式理性的局限与未来 | 第190-20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00-204页 |
后记 | 第2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