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纳米氧化铜的植物吸收累积与毒性效应初探

致谢第1-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目录第12-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1页
   ·纳米颗粒及工程性纳米材料第15-16页
     ·纳米颗粒第15页
     ·工程性纳米材料第15-16页
   ·植物对纳米颗粒的吸收与累积研究现状第16-23页
     ·植物对纳米颗粒吸收的模型第17-18页
     ·植物对碳纳米颗粒的吸收与累积第18-20页
     ·植物对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吸收与累积第20-22页
     ·植物对金属纳米颗粒的吸收与累积第22-23页
   ·纳米颗粒的植物毒性效应第23-27页
     ·纳米颗粒对植物幼苗的毒性效应第23-26页
     ·纳米颗粒对藻类和植物细胞的毒性效应第26-27页
   ·本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7-31页
     ·立题依据第27-28页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8-30页
     ·技术路线第30-31页
第2章 纳米氧化铜基本理化性质表征第31-40页
   ·引言第31-32页
   ·材料与方法第32-35页
     ·供试材料第32-33页
     ·纳米氧化铜颗粒的TEM测定第33-34页
     ·纳米氧化铜粒径及ZETA电位测定第34页
     ·纳米氧化铜溶解度的测定第34-35页
   ·结果与讨论第35-39页
     ·不同条件下纳米氧化铜的形貌及粒径第35-36页
     ·不同溶液条件下纳米氧化铜的粒径及ZETA电位第36-38页
     ·纳米氧化铜在不同液体条件下的溶解度第38-39页
   ·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纳米氧化铜的植物吸收累积第40-55页
   ·引言第40页
   ·材料与方法第40-44页
     ·植物培养第40-41页
     ·实验处理第41-42页
     ·植物不同组织中Cu的累积第42页
     ·植物细胞中Cu的沉积第42-43页
     ·植物不同组织中Cu的结合形态与分布特征第43-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54页
     ·水培液中铜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第44-45页
     ·植物不同组织中Cu的累积差异第45-48页
     ·植物细胞中Cu的沉积第48-51页
     ·植物不同组织中Cu的结合形态与分布特征第51-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纳米氧化铜对植物的毒性效应第55-64页
   ·引言第55页
   ·材料与方法第55-57页
     ·植物培养第55-56页
     ·实验处理第56页
     ·纳米氧化铜处理下植物生物量的测定第56页
     ·纳米氧化铜处理下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56页
     ·纳米氧化铜处理下植物膜脂过氧化程度的测定第56-57页
   ·结果与讨论第57-62页
     ·纳米氧化铜处理下植物生物量变化第57-59页
     ·纳米氧化铜处理下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第59-60页
     ·纳米氧化铜处理下植物MDA含量的变化第60-62页
   ·小结第62-64页
第5章 全文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64页
   ·研究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作者简历第74页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论文及奖励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PTES和蛋白A联合固定化技术的乙肝病毒免疫生物传感器敏感膜的制作研究
下一篇:修复植物海州香薷和东南景天代谢的提取分离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