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贫燃条件下汽车尾气中NO_x选择催化还原的催化剂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4页
   ·汽车尾气污染的危害和排放法规第9-10页
   ·汽车尾气净化技术第10-12页
   ·烃类选择催化还原NOx的研究进展第12-17页
     ·贵金属三效催化剂体系第13页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体系第13-14页
     ·分子筛催化剂体系第14-15页
     ·双功能催化剂体系第15-16页
     ·小结与展望第16-17页
   ·烃类选择催化还原NOx的反应机理研究第17-19页
     ·NO_x非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NCR)的反应机理第17页
     ·NO_x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SCR)的反应机理第17-18页
     ·NO_x催化分解的反应机理第18-19页
   ·本论文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第19页
   ·项目可行性分析第19-24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4-31页
   ·化学试剂及仪器设备第24-25页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25-27页
     ·氢型分子筛载体的制备第25-26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26-27页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27-29页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流程图第27-28页
     ·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第28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28-29页
   ·催化剂表征第29-31页
     ·FT-IR表征第29页
     ·XRD表征第29页
     ·BET表征第29-30页
     ·ICP表征第30页
     ·TG表征第30页
     ·XPS表征第30-31页
第三章 分子筛载体的合成与表征第31-40页
   ·分子筛的结构表征第32-36页
     ·分子筛的XRD表征第32-34页
     ·分子筛的FT-IR表征第34-36页
   ·分子筛的物化性质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6-38页
   ·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各系列分子筛催化剂催化活性的研究第40-55页
   ·不同活性组分的ZSM-5催化剂体系研究第41-45页
     ·Cu/ZSM-5催化剂体系的催化活性第41-44页
     ·Ag/ZSM-5催化剂体系的催化活性第44-45页
   ·SAPO-11担载的催化剂体系研究第45-51页
     ·反应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6页
     ·催化剂载体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6-48页
     ·催化剂预处理方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8页
     ·反应气体组成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8-49页
     ·活性组分担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9-51页
   ·双组分催化剂的研究第51-53页
   ·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催化剂酸性、骨架结构等性质与催化剂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第55-76页
   ·酸中心类型和酸强度分布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第55-57页
   ·孔径、比表面积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第57-60页
   ·XRD表征结果分析第60-65页
     ·Ag/SAPO-11催化剂体系的XRD谱图分析第60-61页
     ·Cu/SAPO-11催化剂体系的XRD谱图分析第61-63页
     ·Fe/SAPO-11催化剂体系的XRD谱图分析第63-64页
     ·双组分催化剂的XRD谱图分析第64页
     ·催化剂骨架结构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第64-65页
   ·XPS表征结果分析第65-69页
     ·SAPO-11分子筛的XPS谱图分析第65-66页
     ·SAPO-11催化剂体系各活性组分的化学环境第66-68页
     ·反应前后催化剂表面形态的变化第68-69页
   ·催化剂系列表征结果分析第69-71页
   ·催化剂的反应历程研究第71-74页
     ·Ag/SAPO-11催化剂的反应机理第71-73页
     ·Cu/SAPO-11催化剂的反应机理第73-74页
   ·小结第74-76页
结论第76-79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9-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我国人大代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下一篇:基于现代内点理论的电力系统最优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