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16页 |
·图像编码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 第6-11页 |
·图像压缩的可能性 | 第6-7页 |
·图像压缩编码的一般过程 | 第7-8页 |
·图像压缩编码的发展与现状及各种算法的比较 | 第8-11页 |
·预测编码 | 第8页 |
·向量量化法VQ | 第8页 |
·变换编码 | 第8-11页 |
·K-L变换 | 第9页 |
·DCT(离散余弦变换) | 第9页 |
·DWT(离散小波变换) | 第9-11页 |
·基于零树的小波编码EZW和SPIHT | 第10页 |
·EBCOT算法 | 第10-11页 |
·联合人类视觉特性的图像编码技术 | 第11-15页 |
·基于DCT的图像感觉编码方法 | 第11-13页 |
·基于子带的图像感觉编码方法 | 第13页 |
·基于小波的图像感觉编码方法 | 第13-15页 |
·频率加权法 | 第14页 |
·视觉掩盖法 | 第14-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2 人类视觉系统(HVS) | 第16-29页 |
·概要 | 第16页 |
·眼睛生理结构 | 第16-20页 |
·眼睛 | 第17-19页 |
·视觉信息的产生 | 第19-20页 |
·视觉系统感知模型 | 第20-23页 |
·人类视觉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 | 第20页 |
·HVS的多通道信息感知模型 | 第20-21页 |
·皮层变换 | 第21-23页 |
·人类视觉的特性 | 第23-29页 |
·光度灵敏度 | 第24-25页 |
·亮度非线性 | 第25-26页 |
·频率灵敏度 | 第26-27页 |
·掩盖效应 | 第27-29页 |
3 一种新的视觉模型 | 第29-38页 |
·模型的概述 | 第29-30页 |
·对比度定义 | 第30页 |
·频率灵敏度 | 第30-32页 |
·掩盖效应 | 第32-37页 |
·对比度掩盖 | 第33-34页 |
·活跃性掩盖(Activity-masking) | 第34-37页 |
·邻域掩盖法 | 第35页 |
·基于图像三组成(three-component)模型的掩盖法 | 第35-37页 |
·模型的总结 | 第37-38页 |
4 基于JPEG2000结合新视觉模型的编码方法 | 第38-56页 |
·JPEG2000编码原理 | 第38-46页 |
·JPEG2000概要 | 第38-39页 |
·JPEG2000的新特征及其应用领域 | 第39-40页 |
·JPEG2000的基本框架 | 第40-41页 |
·JPEG2000中的核心算法 | 第41-46页 |
·新视觉模型在JPEG2000框架中实现的几个问题 | 第46-49页 |
·模型的参数选取 | 第47页 |
·邻域窗的设计 | 第47-48页 |
·误差传递问题 | 第48-49页 |
·实验结果 | 第49-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