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造林学、林木育种及造林技术论文--特殊地区造林论文--沿海造林论文

苏北沿海防护林优化模式选择及其应用

引言第1-9页
上篇 沿海防护林优化模式的选择第9-34页
 第一章 沿海防护林研究进展第9-15页
   ·沿海防护林生态及生态效益研究第9-12页
     ·海防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第9页
     ·沿海环境对海防林的影响第9-10页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区域性气候效应第10页
     ·海防林降盐改土功能及效益第10-11页
     ·海防林护堤功能和效益第11-12页
     ·增加生物多样性第12页
     ·沿海农田林网综合效益研究第12页
   ·沿海防护林体系结构配置和模式优化的研究第12-13页
     ·沿海农田林网复合结构及优化模式第12-13页
     ·海江河堤防护林的结构配置及优化模式第13页
   ·沿海防护林体系树种选择的研究第13-14页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14-1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5-18页
   ·研究区概况第15页
   ·试验材料和设计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8页
     ·标准地调查第15页
     ·不同沿海防护林模式生物量测定第15-16页
     ·解析木分析第16页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第16页
     ·林带疏透度测定第16-18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18-31页
   ·沿海防护林基本特征第18页
   ·不同模式沿海防护林的生物量分析第18-21页
     ·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第18-19页
     ·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第19-21页
     ·总生物量及其组成第21页
   ·不同模式防护林造林树种的生长规律研究第21-23页
     ·树高生长规律分析第21-22页
     ·材积生长规律分析第22-23页
   ·土壤理化性质垂直分布特征分析第23-29页
     ·土壤容重分析第23-24页
     ·土壤含水量分析第24-25页
     ·土壤含盐量分析第25-26页
     ·土壤有机质含量分析第26页
     ·土壤全氮含量分析第26-28页
     ·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析第28-29页
     ·pH值分析第29页
   ·不同模式防护林林带疏透度的测定第29-31页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第31-34页
   ·主要结论第31-32页
     ·不同模式沿海防护林的生物量第31页
     ·不同模式海防林造林树种的生长规律第31页
     ·不同模式海防林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第31-32页
     ·不同模式防护林林带的疏透度第32页
   ·讨论与建议第32-34页
     ·一线海堤造林设计第32页
     ·二线、三线海堤造林设计第32-33页
     ·关于沿海防护林研究的建议第33-34页
下篇 大丰上海农场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设计第34-66页
 第五章 上海农场防护林设计概述第34-38页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第34页
   ·农田防护林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34页
   ·造林地立地条件分析第34-35页
   ·盐碱土改良措施第35页
   ·造林树种的选择第35-36页
     ·造林树种选择原则第35-36页
     ·造林树种的选择第36页
   ·防护林体系规划设计第36-38页
     ·防护林体系规划设计原则第36-37页
     ·防护林体系规划设计第37-38页
 第六章 上海农场防护林规划设计图例第38-62页
   ·主干道路造林设计图例第38-53页
   ·主要沟渠林带规划设计图例第53-56页
   ·农田林网规划设计图例第56-62页
 第七章 苗木和经费概算第62-63页
   ·苗木数量概算第62页
   ·经费概算第62-63页
 第八章 分年度实施计划第63-64页
 第九章 农场生态林业建设效益的估算第64-66页
   ·经济效益估算第64-65页
   ·生态效益估算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现代化中的江苏现代物流业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自卑感及其与自我归因、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