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6页 |
第一章 浅绛彩瓷画的概念 | 第6-7页 |
第一节 “浅绛山水”纸绢画的概念 | 第6页 |
第二节 浅绛彩瓷画的概念 | 第6-7页 |
第二章 浅绛彩瓷画的工艺特色 | 第7-8页 |
第三章 浅绛彩瓷画与其它类瓷画的比较 | 第8页 |
第四章 浅绛彩瓷画的艺术风格 | 第8-15页 |
第一节 浅绛彩瓷画的色彩 | 第8-9页 |
第二节 浅绛彩瓷画的题材 | 第9-10页 |
第三节 浅绛彩瓷画的构图 | 第10页 |
第四节 浅绛彩瓷画的诗书款印 | 第10-13页 |
第五节 浅绛彩瓷画的技法 | 第13-14页 |
第六节 浅绛彩瓷画的用途 | 第14-15页 |
第五章 浅绛彩瓷画艺术风格的成因 | 第15-21页 |
第一节 浅绛彩瓷画艺术风格的潜在成因 | 第15-19页 |
一 元明清绘画艺术对瓷画的影响不断加重 | 第15-17页 |
二 瓷画逐渐成为摆设、鉴赏的对象 | 第17页 |
三 徽商的影响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浅绛彩瓷画艺术风格的直接成因 | 第19-21页 |
第六章 多种画风影响浅绛彩瓷画 | 第21-29页 |
第一节 新安画风对浅绛彩瓷画的影响 | 第21-24页 |
一 “新安画派”的风格 | 第21-22页 |
二 新安画风通过徽商和徽籍艺人对浅绛彩瓷画产生重要影响 | 第22页 |
三 程门的作品大多呈现新安画风 | 第22-23页 |
四 具新安画风的其它浅绛彩瓷画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海派画风对浅绛彩瓷画的影响 | 第24-27页 |
一 海派画风的特点 | 第24页 |
二 浅绛彩花鸟及人物瓷画受海派画风影响深刻 | 第24-27页 |
第三节 受其它画风影响的浅绛彩瓷画 | 第27-29页 |
第四节 民俗风格的浅绛彩瓷画 | 第29页 |
第七章 浅绛彩瓷画的衰落与艺术风格的传承 | 第29-31页 |
参考书目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