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症
引言 | 第1-13页 |
螺纹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症 | 第13-30页 |
一. 临床资料和方法 | 第13-15页 |
(一) 一般资料 | 第13页 |
(二) 诊断标准 | 第13页 |
(三) 排除标准 | 第13-14页 |
(四) 器材选择 | 第14页 |
(五) 手术方法 | 第14-15页 |
二. 结果 | 第15-16页 |
三. 讨论 | 第16-22页 |
(一) 腰椎的稳定性 | 第16-17页 |
(二) LSSI病因及分类 | 第17-19页 |
(三) 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 第19-20页 |
(四) TFC的生物力学特点 | 第20-22页 |
四. 结论 | 第22-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综述 | 第30-48页 |
一. 椎体间融合器 | 第30-33页 |
(一) TFC的生物力学特性 | 第31页 |
(二) 各类型TFC的力学特点 | 第31-33页 |
二. TFC在腰椎节段性不稳治疗中应用 | 第33-36页 |
(一) TFC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 | 第33-34页 |
(二) TFC的手术方法 | 第34-35页 |
(三) 临床疗效 | 第35-36页 |
(四) 并发症 | 第36页 |
三. TFC的优缺点 | 第36-37页 |
四. 有关问题的讨论 | 第37-40页 |
(一) 是否联用后路固定器械 | 第37页 |
(二) 融合状况与临床结果间的关系 | 第37-38页 |
(三) 滑脱复位 | 第38-39页 |
(四) 邻节改变 | 第39页 |
(五) 手术中常见错误及预防 | 第39-40页 |
(六) 骨制TFC的临床效果 | 第40页 |
五. 新进展 | 第40页 |
六. 展望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