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11页 |
| 一、 关于受贿罪的本质属性 | 第11-15页 |
| 二、 关于受贿罪主体的认定 | 第15-24页 |
| (一) 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标准 | 第16-19页 |
| (二) 受贿罪主体的范围 | 第19-24页 |
| 三、 受贿罪中“贿赂”的含义 | 第24-35页 |
| (一) 关于贿赂范围的争议 | 第24-28页 |
| (二) 关于回扣、手续费的界定 | 第28-35页 |
| 四、 关于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认定 | 第35-42页 |
| (一)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否仅限于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 | 第35-38页 |
| (二)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否包括利用将来或者过去的职务便利 | 第38-40页 |
| (三) 建议对职业受贿行为增设罪名 | 第40-42页 |
| 五、 受贿罪的刑罚适用 | 第42-47页 |
| (一) 关于对受贿罪量刑的依据 | 第42-43页 |
| (二) 受贿罪的犯罪数额在实践中的不同表现形式 | 第43-45页 |
| (三) 在受贿罪中应限制适用死刑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 后记 | 第48-49页 |
| 声明 | 第49页 |